(星舰) 发现秘密了,外圈20台一组,内圈10台一组,中心3台一组,每组都可以独

疯狂小芯片 2025-08-27 10:33:29

(星舰) 发现秘密了,外圈20台一组,内圈10台一组,中心3台一组,每组都可以独立活动,每组发动机是固定的,是一起联动。 火箭满载发动点火是三组火力全开,回收时关闭外圈和中心3台,只留内圈调节方向和平衡。 (重新审核了一下,这33台发动机是在一个平面上,一起联动)

0 阅读:1446

评论列表

听雨者

听雨者

14
2025-08-31 15:53

牛啊

shoulong 回复 10-16 23:29
美国俄乌战争后才停止购买俄罗斯发动机!而现在的美国最先进的发动机都是借鉴了俄罗斯发动机的设计思路。而星舰就完全是借鉴了苏联的设计,当时要不是国家没了,可能还会继续试飞!

你跌 回复 09-03 15:38
美国:我有黑鸟,苏联:我有米格25,美国:我用钛合金。苏联:我用不锈钢。美国:不锈钢也太沉了吧!苏联:多上大推力发动机嘛。马斯克:苏联说的对啊!火箭就得这么造。

Paradise

Paradise

14
2025-08-31 19:48

能成功见了鬼了。这东西10射9炸,现在纯粹就是为了安慰股东的耐心在发射。

27 回复 09-06 13:58
还有一个因故障取消发射,居然还吹牛逼说达成既定目标了

用户15xxx98

用户15xxx98

9
2025-09-02 20:13

这东西显然不靠谱,当初苏联N1火箭也是这个思路,爆炸几次后就下马了。只不过马斯克圈钱能力天下无双,还能玩得转罢了。事情也根本跟马斯克说的不一样,每次损失虽然不锈钢壳价格便宜,但每次损失的33台发动机他就从不谈起,而且这种能重复使用的火箭发动机要比一次性的贵很多。感觉这东西是科技树点错的产物。

你跌 回复 09-03 15:42
马斯克的火箭大部分都是近地轨道。选地轨道他不行。所以马斯克他不搞登月,星舰就是为了冲击远地轨道,33台发动机都冲不上去。说明真不行。他这样弄下去,要么破产,要么瞎猫遇到死耗子成功一次,立刻大吹特吹,圈钱。

lxg

lxg

6
2025-09-19 14:22

当年你们也是这样嘲笑猎鹰火箭回收试验的吧?!现在呢?回头看看一个个像不像小丑?!

用户92xxx52 回复 10-17 09:56
白痴!1999年中国就已经独占鳌头,发射成本最低入轨精度最高,于是那年,美帝用考克斯报告侮蔑中国偷盗技术,国防授权法案将卫星及相关零部件全部禁止向中国出口,甚至任何包含美国元器件的卫星都严禁由中国的火箭发射升空。这项禁令直接导致刚刚成熟的中国对外发射业务基本退出国际市场。”空叉成立于2002年,时间巧吧?为自己的低成本发射争取20年时间,才显得空叉有成本优势,发射费用也只是和中国的长征系列持平而已,没这出空叉没了马首富没了,20多年,这么订单喂,成本也就和长征火箭持平而已!80%订单的发射成本和10℅订单发射成本,老马的规模效益全是一坨翔

东海碧泉 回复 10-16 16:30
有人嘲笑,更多在跟进。未来6个月,我们3款民企可回收火箭验证成功在望。[狗头]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5
2025-09-02 22:11

美版的N1火箭

用户10xxx49

用户10xxx49

4
2025-10-25 00:22

造不出大推力发动机才用这么多小推力发动机捆绑的:发动机越多越容易出故障主要是发动机落后

红色感叹号

红色感叹号

3
2025-09-01 21:10

有技术?有,但不多

凤儿飞0

凤儿飞0

3
2025-09-06 11:11

还不如航天飞机靠谱

笑看风云

笑看风云

3
2025-09-16 16:52

发动机越多,越容易炸。

专业灭虫三十年

专业灭虫三十年

3
2025-10-27 11:36

炸起来那是真牛逼,一群舔狗都按不住

时间你老了。

时间你老了。

3
2025-11-01 01:55

重点是这玩意便宜,3代猛禽量产发动机一台才几十万美元,而且spaceX还是处于赢利的状态,随便炸,炸到成功

确定

确定

2
2025-09-05 11:55

烟花秀看不过瘾了最后看炸鱼

未来星

未来星

2
2025-09-18 22:54

马斯克的步子太大了,小心扯到d!哈哈

用户10xxx84

用户10xxx84

2
2025-10-20 18:25

现在美国人捡起苏联N1火箭的思路来搞大火箭真的让人怀疑土星五号是不是成功发射过了。

猜你喜欢

疯狂小芯片

疯狂小芯片

感谢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