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接盘美国大豆?美国没有收到中国大豆订单,可能失去高达130亿美元的中国大豆市场后,面对美国豆农们急得团团转,美国被曝准备将滞销的大豆转售给日本。 多家外媒在报道中称,面对美国大豆种植户面临严峻的考验,美国多方正在积极联系买家,其中,内布拉斯加州州长皮林还专门访问了日本,希望在日本能够开始生产生物燃料,以便让更多的大豆被利用。 中国曾经是美国大豆最主要的买家,2018年之前的七年里,美国生产的大豆平均有28%都出口到了中国,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60%。但2025年上半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占比骤降至35%,进口额只有24.6亿美元,相比往年超过50%的水平大幅下滑。 取而代之的是巴西大豆,预计2025年9月到12月,中国3560万吨的大豆进口需求中,有2700万吨都来自巴西。 价格差异是关键因素,上半年中国进口大豆的平均价格是446.1美元/吨,巴西大豆只要439.1美元/吨,而美国大豆却要459.8美元/吨,每吨比巴西大豆贵了21美元。 美国大豆价格居高不下和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脱不了关系。2025年特朗普上任后多次加征关税,中国也采取了反制措施,对美国大豆加征的关税使得其进口成本增加了2美元/蒲式耳,彻底丧失了之前的价格优势。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坦言,眼下形势极其严峻,没有中国订单,数百万吨大豆面临销毁的风险,全美50万大豆种植者都陷入了困境。这场危机还导致美国农业贸易逆差持续扩大,2025财年预计达到创纪录的495亿美元。 就在美国豆农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美国多方开始积极联系替代买家,内布拉斯加州州长皮林专门跑到日本,希望能把滞销的大豆转售给日本。 巧的是,7月份美日刚刚达成一项贸易协议,协议中提到日本将大幅扩大农产品进口配额,包括大豆在内的多种农产品都在其中。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也公开表示,日本可以通过合作适当增加从美国进口的玉米和大豆。这似乎给美国大豆找到了一条出路,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日本的大豆需求其实一直比较稳定,而且有固定的供应渠道。长期以来,日本主要从巴西、美国和阿根廷进口大豆,其中巴西凭借价格优势占据了不小的份额。 现在要突然增加美国大豆进口,首先得考虑国内的消化能力。日本国内大豆消费主要用于食品加工,比如制作豆腐、酱油和纳豆等,这部分需求相对刚性,不会突然大幅增加。 美国方面把希望寄托在生物燃料领域,内布拉斯加州州长访问日本时就重点推介用大豆生产生物燃料的可能性。 但日本的生物燃料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数据显示,日本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为2.75GW,不仅远低于中国和巴西,甚至比美国的7.37GW也差了一大截。 虽然JR西日本公司从2024年9月初开始试运行新一代生物柴油燃料列车,并计划在2025年度以后正式投入使用,但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每天只往返3个班次。这种小规模的试验距离形成能消化数百万吨大豆的产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国想让日本接盘大豆,还得面对价格上的劣势。前面提到美国大豆比巴西大豆贵,这个价格差距在日本市场同样存在。日本如果增加美国大豆进口,要么自己承担更高的成本,要么要求美国降价,而降价又会让本就处境艰难的美国农民损失更大。 这就让日本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作为美国的盟友,在贸易协议中承诺扩大进口;另一方面又要考虑自身利益,不能不顾成本地增加采购。 从目前的情况看,日本可能会采取折中策略。一方面象征性地增加一些美国大豆进口,履行贸易协议中的承诺;另一方面不会大规模调整进口结构,以免影响国内市场稳定。这种做法既能给美国一个交代,又不会让自己付出太大代价。 但对于美国来说,这点增量远远不够解决问题。美国农业部已经将2025-2026年度美国大豆出口量下调了2000万蒲式耳,至16.85亿蒲式耳,显示出对出口前景的担忧。 现在美国大豆产业把宝押在日本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上,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 JR西日本的生物柴油列车试验要持续到2025年1月底,就算试验成功,大规模推广还需要建设相应的加注设施、制定统一标准、培训技术人员等,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美国大豆可等不起这么久,库存压力与日俱增,价格已经出现下跌迹象,不少农民开始考虑放弃种植大豆,转而种植玉米等其他作物。 对于美国农民来说,现在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日本生物燃料产业能有实质性突破,等待美国政府能出台更有力的扶持政策,等待中美贸易关系出现转机。但市场不等人,季节不等人,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选择会越来越少。
其实美国的手腕很高明,只是遇到了中国。很多人觉得美国这几年围堵中国显得笨拙,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