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94年沧桑,80年胜利!英雄们的名字,写满祖国山河!】
2025年9月18日,尖锐的防空警报,将再次划破中国城市上空。
这是九一八事变94周年的纪念日。
这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后第一个“国耻日”。
历史伤痕:九一八与中华民族的
至暗时刻
94年前的那个夜晚,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的一声爆炸,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序幕。
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日军仅用6个小时就占领了东北军北大营,8个小时控制沈阳城,4个多月后东北128万平方公里全境沦陷。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地陷入了漫长的黑暗。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抗日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3500多万同胞伤亡,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930余座城市被侵占。
日军从中国掠走钢铁3350万吨、煤炭5.86亿吨。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首《松花江上》的歌词,唱出了三千多万东北民众失去家乡、惨遭奴役的悲愤。
不屈抗争:英雄儿女的血性之歌
面对侵略,中国人民没有屈服。
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就发表了抗日宣言,派出一批共产党员北上抗日,创建东北抗日联军。
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1940年2月23日,因叛徒出卖,孤身被围的杨靖宇拒绝诱降,壮烈牺牲,年仅35岁。
日军残忍剖开杨靖宇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里只有枯草、树皮和棉花,没有一粒粮食。
东北抗联规模最大时有3万余人,到1940年仅剩不到2000人,很多人牺牲时没有留下姓名。
女英雄赵一曼在被日军关押期间,以爱国心民族情打动看守和护士帮她逃出关押地。
虽未成功,但连敌人也不得不感叹共产党人的意志感染力。
胜利荣光:九三阅兵展现大国底气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这次阅兵展示了我军力量结构新布局,参阅的武器装备都是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
地面和空中装备体系编成、混合编组,多个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首次展示。
当“杨靖宇支队”的鲜红战旗出现在阅兵场上时,转播镜头聚焦这面荣誉旗帜长达二十秒。
这面战旗不仅是杨靖宇的个人荣耀,更是整个东北抗联的集体象征。
阅兵式中,直升机高悬“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醒目标语飞过天安门上空。
这是人间正道的庄严昭告,是和平发展的时代强音!
精神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回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伟大抗战精神包含四个核心内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这种精神在当代中国的体现,就是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矢志创新、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
习近平强军思想研究中心专家程达王明确指明:
“中国军队越强大,人民就越安宁!”
以史为鉴:从历史苦难走向未来辉煌
94年过去了,亲历过抗战的人日渐稀少,当年的历史真相受到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竟被悄悄“整容”。
日本右翼势力在靖国神社招魂,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甚至说:
“八十年前美国和日本结束了太平洋地区一场毁灭性的战争。”
这些颠倒历史黑白的话语,警示我们必须反复讲述、永远铭记那段硝烟中的历史。
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铭记民族的牺牲、历史的真相。
我们要记住:
今天的安定生活绝非上天的馈赠,而是无数双手从历史深渊里的奋力托举!
当我们走过张自忠路、一曼街,走过靖宇县、黄骅市,英雄们的名字写满祖国山河!
他们的精神已化作永恒的路标,指引着我们跨越一切艰难险阻,续写英雄们未竟的征途!
(来源 : 冯站长之家 原创 : 冯站长之家 文|丰 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