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老板这回真踢到铁板了! 女律师8600元消费凭证砸向法庭,餐饮业遮羞布被撕碎 专攻大案的女律师郭乘希,她在西贝消费了九年,攒下8600元消费凭证,最近直接带着六组证据把西贝告到了南通法院。 这可不是普通的维权,而是精准击中了餐饮行业的命门。 郭乘希的诉讼状像一把手术刀,直接剖开了西贝精心构筑的品牌外壳。这位曾代理“慰安妇受害者”维权案的女律师,不仅熟悉法律攻防,更懂得如何用证据说话。她九年积累的消费记录精确到分,八页截图清晰呈现了一位忠实顾客如何变成坚决的维权者。 西贝的“童工”故事与信任危机,在郭律师出手前就已显现征兆。西贝官方公众号发布的《我给大爷一碗汤,大爷要送我北京一套房》视频中,前店长自称15岁就在西贝工作,引发“童工”质疑。这家餐饮巨头似乎总在讲述感人故事,却难掩背后裂痕。 郭乘希的诉讼材料堪称证据收集的教科书。她提交的六组证据形成完整闭环,包括西贝自己的《致歉信》截屏、12页全国门店广告宣传资料、5张南通门店拆除广告牌后的现场照片。 最致命的一击指向西贝儿童餐数据的自相矛盾。2023年4月西贝宣称“年售400万份”,而2024年11月的证书却声称“累计超4000万份”。简单的数学计算揭穿了谎言,即使按最高销量,这一数据也难以成立。 郭律师指控西贝长期使用“有机”“现点现烤”广告语搭配新鲜食材图片,实际却大量使用预制菜和转基因大豆油而未标识。这些宣传材料与真实产品之间的鸿沟,成为欺诈诉讼的核心证据。 西贝的公关回应堪称灾难级。面对预制菜质疑,贾国龙抛出“技术性非预制”的说法,这种辩解在消费者实际体验面前苍白无力。 《7岁的毛毛:我以为自己再也吃不到西贝了》这篇温情小文被全网吐槽后删除,随后推出的《我给大爷一碗汤,大爷要送我北京一套房》视频,试图用更多情感故事掩盖实质问题。公众的耐心在这些与问题无关的内容中消耗殆尽。 视频中提到的前店长15岁就在西贝工作,这直接引发了童工质疑。西贝的客服在被问及此事时只能以“不清楚”回应,凸显了企业叙事与实际情况的严重脱节。 西贝的经营状况已显颓势。六里桥旗舰店曾经排队到门口,如今却冷冷清清。有供应商开始退货,员工社保也出现拖欠,这些迹象表明西贝的资金链可能面临压力。 贾国龙原本规划2026年上市,这场官司彻底打乱了节奏。专家指出诉讼将使西贝上市之路变得异常艰难,监管部门不会轻易放过如此明确的虚假宣传证据。 郭乘希的诉讼击中了整个餐饮行业的命门。她明确表示:“预制菜或预包装菜意思都很模糊,不能反映经营者对食材的真实加工过程和状态...希望将来的立法对预加工的食材一定要有明确的法律界定。” 这场诉讼远不止于个人维权,它指向了整个行业的不透明经营模式。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预制菜支付现做价格,这种商业模式本质上存在欺骗性。 西贝曾试图转型“家庭友好餐厅”,打出的“家有宝贝就吃西贝”口号现在看来格外讽刺。当家长们发现儿童餐也是预制菜时,信任彻底崩塌。 郭律师特意选择南通法院起诉,因为她今年7月和9月都在当地西贝门店消费过,这让法院拥有优先管辖权。她太熟悉法律游戏的每一步规则,而西贝还沉浸在过去的成功中无法自拔。 餐饮业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那种靠信息不透明赚钱的日子,正在被消费者用法律武器终结。西贝们要么把“明示”变成日常,把“证据”变成服务的一部分,要么等着更多郭律师们拿着消费凭证找上门。
西贝老板这回真踢到铁板了! 女律师8600元消费凭证砸向法庭,餐饮业遮羞布被撕碎
风雨飘摇中
2025-09-27 17:55:30
0
阅读:57
龍的心
傻不傻,白玉为堂金作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