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被动等待,美国又宣布要和中国“干”了,美国宣布10月14日起,凡是驶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运营船舶、中国建造船舶及非美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要额外收取费用。 这事儿说来也挺突然的,美国那边特朗普二进宫没多久,就又开始在贸易上对中国下手了。4月份的时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放出风声,说要搞新规针对中国船舶,现在终于落地了。从10月14号起,任何进美国港口的中国运营船、中国造船,或者那些非美国造的汽车滚装船,都得额外掏腰包交费。这不是小打小闹的关税调整,而是直戳航运命门的硬招,表面上看是想拉美国造船业一把,实际上搅得全球供应链鸡飞狗跳。 中国企业拥有或运营的船,每净吨得交50美元,头三年每年加30美元,到2028年就飙到140美元一吨。拿一艘中型集装箱船来说,净吨5.9万吨左右,一趟进港就得甩出近300万美元。要是中国造的船,哪怕不是中国公司跑的,也得按每净吨18美元或者每个卸货集装箱120美元取高的来算,同样那艘船单趟也得88万美元起步。汽车运输船更狠,非美国造的每车位150美元一回。USTR的算盘打得精,这些钱不是船公司自己咽下去的,通过合同条款直接转给货主,每个集装箱多出600到800美元的成本。结果呢,亚洲到美西的运价已经蹿了31%,中国出口货在美国落地价一下子就贵了,价格优势没了影儿。 美国这步棋,本质上是想通过行政命令逼船公司用美国船,间接重振本土造船业。特朗普上台后老挂在嘴边的“美国优先”,这回落到实处了。他觉得中国造船订单占全球一半以上,美国份额不到1%,这不公平,得用钱砸出平衡。可现实骨感得很,美国民用造船早空心化了,产业链断层,技术工人短缺,产能还偏军用。全球新船订单中国稳拿50%多,技术跟日韩一个档次,美国想爬回来,得补几十年课。这政策一出,非但没见船厂订单爆棚,反而让美国农民头疼,海运成本涨了,他们的谷物和大豆出口订单直线下滑。港口那边也闲了,洛杉矶和长滩的泊位空着,业务流失到邻居家去了。 中国这边没坐以待毙,9月底国务院就修订了《国际海运条例》,明文规定对搞歧视的国家企业,可以对等收特别费,或者干脆限港口进出。这反制来得及时,直接把博弈盘子搅活了。马士基、达飞这些巨头一看风头不对,赶紧把中国造船从美线撤下来,转跑其他路线。中远海运呢,一边保航线,一边走法律程序维权。货物流向也变了样,原本直奔美国东海岸的集装箱,现在多绕道墨西哥曼萨尼约港,那地方吞吐量蹭蹭上涨,成了亚北美贸易的新中转枢纽。加拿大温哥华港也沾光,泊位忙不过来。供应链这东西,本来就聪明,会自己找低成本路径,美国一堵门,货就从窗户钻出去。 说到底,这场拉锯战双向伤人,但中国韧性更足。庞大的市场规模加上政策响应快,全球航运企业有更多选择,不会死磕美国那点事儿。美国普通老百姓最倒霉,超市里中国货贵了,通胀压力更大,买单的还是他们。特朗普想借这招抑中国产业,顺带拉本土经济,结果适得其反。造船业复兴遥遥无期,资源白搭,产业链问题还暴露得更彻底。专家们早说过,产业竞争靠市场规律,行政干预顶多治标,根子上的空心化不解决,费再多钱也白瞎。
不再被动等待,美国又宣布要和中国“干”了,美国宣布10月14日起,凡是驶入美国港
文史啊旺
2025-10-05 22:46:01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