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全球! 中国对美元下手! 10月1号,中国宣布暂时不买必和必拓用美元结算的铁矿石了。 这个看似普通的商业决策,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激起千层浪。当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开始用人民币结算时,这场始于青岛港的贸易博弈,正在改写延续半个世纪的美元霸权规则。 要说这步棋,可不是拍脑袋的冲动——早在2023年,青岛港的报关单上就悄悄多了“人民币结算”的选项。那会儿中国钢企跟巴西淡水河谷谈合作,硬是把30%的铁矿石订单改成了人民币支付,当时没掀太大水花,现在看来全是铺垫。必和必拓仗着自己占全球铁矿石28%的产量,之前一直咬着“美元结算”不放,哪怕2024年中国进口了它1.2亿吨铁矿石,也不肯松口。这次暂停采购,等于直接掐住了它的命脉——中国市场占必和必拓铁矿石销量的65%,没了这部分订单,澳大利亚矿区的堆料场都快堆不下了。 你可能没注意到,中国手里的“买家话语权”早不是虚的。全球铁矿石贸易量每年大概12亿吨,中国一出手就买走7.8亿吨,占了足足65%。以前美国靠着美元霸权,让全球大宗商品都绑上美元战车——美联储一放水,美元贬值,铁矿石价格就跟着涨,中国钢企就得白白多掏钱。2020年美联储印钞救市,铁矿石价格从每吨60美元飙到230美元,国内中小钢企倒闭了十多家,这笔账谁都没忘。现在改用人民币结算,等于把定价权的主动权往回拽,以后美国再想靠印钞收割,中国企业就能少受点夹板气。 必和必拓那边已经慌了神。10月3号澳大利亚股市开盘,必和必拓股价直接跳水5%,董事会连夜开会讨论要不要松口。澳大利亚农业部长还嘴硬说“不会向人民币妥协”,可转头就给中国驻澳大使发了封“希望对话”的邮件——要知道澳大利亚经济里,铁矿石出口占了对华贸易的40%,要是中国真把订单全转给巴西、南非,澳大利亚的GDP都得掉一个百分点。矿区的矿工们更急,西澳大利亚州的矿工工会已经发声明,要求公司“别跟钱过不去”,毕竟谁都不想因为结算货币丢了饭碗。 更狠的是,这场博弈早有“同伙”。巴西淡水河谷去年就把人民币结算比例提到了40%,今年干脆在上海设立了结算中心;南非的库博矿业更直接,新签的订单全用人民币,还把人民币存款放进了当地银行。这些国家心里门儿清,跟着中国用人民币结算,既能避开美元波动的风险,还能拿到更稳定的中国订单。就连欧洲的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都私下跟中国钢企打听“人民币结算的流程”——谁都不想错过这趟车。 有人说这是“人民币挑战美元霸权”,其实没那么夸张。中国要的从来不是取代美元,而是打破“美元一家独大”的垄断。就像青岛港的老报关员老李说的:“以前不管买什么,都得先换美元,手续费、汇率损失加起来,一笔订单就少赚好几万。现在用人民币,签完合同直接打款,省心多了。”这种实打实的便利,才是让越来越多国家愿意跟着走的原因。 说到底,这场始于铁矿石的结算博弈,本质是“实力说话”。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市场,有稳定的人民币币值,还有越来越完善的跨境支付系统(CIPS),这些才是敢对美元说“不”的底气。必和必拓最后会不会妥协?澳大利亚会不会松口?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半个世纪没动过的大宗商品结算规则,已经被中国撕开了一道口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澳铁矿石现货价降至80美元/吨左右必和必拓却依然坚持2025年长协价要涨到10
【2评论】【1点赞】
麦哥
祝福我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