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政部长道格·伯格姆今天(北京时间10月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控制着 20 种最重要的稀土矿物的85%至100%的提炼,这些矿物对于我国的国防、汽车和高科技都至关重要。他们牢牢控制着那个市场。我们必须打破它。特朗普总统知道这一点,我们必须恢复我国的采矿业。”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地位是几十年技术攻坚加全产业链布局攒下的家底,从矿山开采到精深加工,每个环节都扎得极稳。全球92.3%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攥在手里,20种核心矿物的提炼更是说一不二,这可不是随便喊句口号就能撼动的。 美国早不是没意识到问题。2010年中国对日本搞了七周稀土禁运,当时就给美国敲了警钟。《纽约时报》都记着这事儿,那时候美国就慌了神,连五角大楼都开始琢磨怎么摆脱依赖。 可15年过去了,美国还是老样子。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专家米洛·麦克布莱德说得实在,这么多届政府讨论来讨论去,在稀土问题上几乎没干成啥实事。 美国不是没矿。加利福尼亚州的芒廷帕斯矿曾经垄断全球稀土生产几十年,可这矿2002年就关了门。原因很直接,中国稀土性价比上来了,加上加州环保法规卡得死,这矿根本撑不下去。 后来这矿花15亿美元升级,2017年才勉强复工。可复工了又怎样?矿石挖出来还得运到中国提炼,自家根本没这本事。直到现在,它的冶炼产能才刚起步,满负荷运转一天的产量,还赶不上中国工厂一天的量。 尼奥科公司的CEO马克·史密斯一句话戳破真相:在美国开个稀土矿得花29年,这辈子都未必能等到投产。这么长的周期,这么大的风险,没几家企业愿意砸钱。 曾经有日本企业响应美国号召,跑去建稀土磁铁工厂,结果压根没人买账。美国公司宁可找中国供应商,也不愿为本土产品多花钱,那工厂最后只能关门封存设备。 技术更是美国的死穴。稀土提炼看着简单,里面全是门道,光萃取分离就藏着无数核心技术。中国早把18项关键技术放进出口限制目录,形成了实打实的技术壁垒。 美国MP材料公司自己都承认,他们的分离工艺还得靠中国专利授权。这直接导致美国加工成本比中国高出30%到40%,在市场上根本没法打。2024年这家公司挖了4.55万吨精矿,自己才炼出1294吨镨钕氧化物,连3%都不到。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想拉俄罗斯合作搞稀土。可俄罗斯自己都指望不上,开采成本是澳大利亚的两倍,冶炼产能连自家17%的需求都满足不了。真合作了,无非是把俄罗斯的矿运到中国提炼,再卖给美国,绕了一圈还是离不开中国。 稀土这东西太重要了,被称作现代工业的“维生素”。造一架美国战斗机就得用400公斤稀土,F-35的关键零部件里全是中国合金,五角大楼试过替换,最后发现根本绕不开。 电动汽车电机、手机屏幕、雷达声呐,哪样都离不了稀土。2023年美国光稀土金属就进口了约400吨,这些东西全是高科技和国防的命门。 中国早就把产业链攥得死死的。中国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形成“南重北轻”格局,国内85%的开采指标和90%的冶炼产能都在它们手里。还通过参股把缅甸、澳大利亚的资源也整合了进来,供应链稳得很。 2024年中国又加了道保险,对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招一出,美国防务企业都在担心成本要飙上天,毕竟这些材料军民两用,没了稳定供应根本玩不转。 伯格姆喊着要恢复采矿业,可美国企业早就被吓怕了。前奥巴马政府负责关键矿产政策的大卫·桑达洛说得明白,美国公司就怕重蹈日本企业的覆辙,根本不敢冒险投钱。 就算现在真砸钱建矿炼稀土,也赶不上趟。从拿审批、建厂房到练技术、建供应链,没个十年八年根本见不到成效。等美国这边刚起步,中国说不定又在更高端的稀土应用上拉开差距了。 美国总想着走捷径,可稀土产业从来没有捷径可走。中国当年从引进技术到自主研发,从粗放开采到绿色冶炼,踩过的坑、花的时间,美国一样都少不了。 更关键的是市场不等人。中国稀土不仅技术硬,价格还实在,质量也稳定。美国企业早就习惯了这样的供应链,真要换成本土产品,成本涨了不说,供应还没保障,没人愿意干这亏本买卖。 伯格姆的话听着硬气,实则暴露了战略短视。15年前就该做的事拖到现在,产业链的鸿沟已经拉得太大。现在才想起要补短板,早错过了最佳时机。 中国掌控稀土市场,靠的不是运气,是步步为营的布局和持续不断的投入。美国要是搞不懂这点,光喊口号不实干,这辈子可能都只能看着中国的稀土产业链叹气。 真要打破垄断,美国得先沉下心来解决环保审批、技术攻关、企业激励这些老问题。可这些问题缠了美国十几年,哪是喊两句“恢复采矿业”就能解决的? 所以伯格姆这通表态,更像给美国民众画的饼。真要落地,恐怕又是一个15年都完不成的任务,毕竟稀土这盘棋,中国早就下活了,美国想翻盘太难。 信源:新华网《稀土为何成了特朗普的“执念”?》
2050年之前,美国可千万不能垮台,真要垮了,最难受的反而是中国,原因是什么?看
【9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