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万美军断粮,特朗普突然对华“低头”,到底想求中国帮什么大忙?   美国政府

地缘历史 2025-10-08 13:51:28

130万美军断粮,特朗普突然对华“低头”,到底想求中国帮什么大忙?   美国政府真的撑不下去了。10月1日凌晨,美国联邦政府正式陷入停摆,国会在最后一刻还是没能通过预算案,130万现役军人第一时间受到冲击。   一个超级大国的军队,靠着红十字会和银行贷款维持生活,这种情形对美国来说,简直就是耻辱。   更耻辱的是,这不是敌人干的,是自己人干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为了医保问题撕破脸,谁也不肯让步,整个国家就这样被拖下了水。   对特朗普来说,这场停摆是“机会”。他不是想解决问题,而是想干脆把问题永远关掉。   他的计划是让部分政府部门“永久裁员”,从根本上砍掉联邦政府的规模。   可问题是,军人不发工资,士气就崩盘。政府关门,军饷断供,军队内部的情绪开始失控。   得克萨斯的胡德堡,清晨五点就有人排队领免费食物。海军官网直接发出“生存指南”,教军人怎么去申请贷款或者找红十字会要钱。   美军是特朗普的底牌,可现在这张底牌已经破了。他需要新的办法挽回局势,而这个办法竟然是对中国示好。   就在国会陷入僵局的那一周,特朗普在竞选演讲中罕见地公开表示“中美关系正在改善”,并且暗示自己如果连任,将在上任百日内“优先访问中国”。   这种表态,在他过去的外交语言中几乎是“叛变”。   特朗普不是突然良心发现。他的动机非常清楚:他需要中国帮一个大忙。这个忙,事关美国的经济命脉,也事关他的政治前途。   美国的国债已经突破37万亿美元,利息一年就要付出1.2万亿,这不是债务,是深渊。而中国,恰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之一。   最近半年,中国持续减持美债,让美元信用体系开始动摇。一旦中国彻底抛售美债,美国的金融系统可能瞬间崩盘。   特朗普知道这一点,他也知道,中国手上不止有美债,还有稀土,还有全球供应链的控制权。没有中国,美国连军工企业都无法正常运转。   这才是他转变态度的真正原因。他不是在修复关系,他是在求稳。他要中国在关键时刻别动手,别加码,最好还能出点力,帮他稳住选民的信心。   特别是农业州和制造业州的选票,现在正是最摇摆不定的时候。贸易战打了几年,伤的是美国农民。特朗普此刻缓和对华态度,就是想让大豆和玉米重新回到中国市场。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需要一个“强人”形象。他要让人们相信,只有他能搞定中国,只有他能让中美关系“回暖”,只有他能把军人的工资发下来,把国家的预算搞定。   所以他换了口风,说中国“有诚意”、“愿意合作”,甚至不惜用“朋友”这样的词来包装这场交易。   可惜,交易的另一方并不急。中国清楚,美国这次的危机不是短期问题,而是制度性失控。   过去几十年,美国仰赖其制度自信维持全球秩序,可现在连一个年度预算都批不下去。   行政和立法之间的矛盾互相掣肘。这种体制,在面对全球格局变化时,已经力不从心。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还想靠“威胁”来逼中国配合。他公开提到美军的核潜艇“从未被中国发现”,还声称技术领先中国25年。   可就在他讲完这番话的前一周,一艘美军核潜艇在巴士海峡被中国的天基卫星和水下声呐系统发现并锁定。   俄罗斯方面也不客气,直接发文讽刺:“黑猫难找,尤其它根本没出现。”   嘴上强硬,内心焦虑。特朗普的整个竞选策略,就是在混乱中制造秩序感,在失败中制造胜利幻想。   他知道选民要的是稳定感,而不是事实。他甚至可以接受军人没工资,只要选民相信他能解决问题。   一旦中国在关键时刻点头,哪怕只是象征性地释放一点善意,特朗普就可以对内吹嘘“中美关系突破”,再一次扮演“救世主”。   但中国不是特朗普的竞选道具。面对美国的制度困境,中国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合作可以,但不接受讹诈。   稀土出口依旧严格管控,市场准入依然遵循原则,没有因为美国的姿态而放松任何底线。   这也意味着,特朗普想靠一场“对华示好”换回军队稳定、经济喘息、选民支持的算盘,很可能打不响。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