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和必拓最终还是妥协了,这个第三大矿企终究没能撑几天。 本来以为必和必拓是块硬骨

是七七七呀 2025-10-09 01:22:22

必和必拓最终还是妥协了,这个第三大矿企终究没能撑几天。 本来以为必和必拓是块硬骨头,手握着大量的矿产相威胁,没想到这么快就怂了,这也说明主动权终于轮到我们的手里了 先搞明白必和必拓妥协的到底是啥——不是随便让点利,是在铁矿石长协定价上松了口,愿意按我们提出的“中国价格指数”来算。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要知道前几年,必和必拓仗着手里握全球15%的铁矿石产能,跟我们谈价时鼻孔都快朝天了。2021年那波涨价,他们净利润直接飙到210亿美元,全靠拿捏我们的需求。 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的钢铁企业早不是一盘散沙。去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牵头,30多家头部钢企抱团议价,单个企业拿不下的,集体上阵就有底气。 更关键的是我们找到了替代源。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去年开始供货,一年能给我们补1.5亿吨,加上巴西淡水河谷的合作加深,必和必拓的“独家优势”早没了。 必和必拓自己也慌。上半年他们铁矿石销量掉了8%,库存堆到快1亿吨。再硬撑下去,仓库都要爆,股价也得跟着跌,股东们第一个不答应。 有人说这是短期博弈,我倒觉得是长期趋势的转向。过去十年,我们从进口铁矿石依存度90%降到现在的78%,每降一个百分点,都是话语权的提升。 别光看铁矿石,其他矿产也一样。去年在锂矿谈判上,我们也是靠着国内盐湖提锂产能的突破,把澳洲锂矿企业的报价压下去30%。 必和必拓的妥协,说白了是算清了账:跟中国市场对着干,损失的是真金白银;顺着我们的规则来,至少还能保住长期订单。这笔买卖不复杂。 之前还有人担心“矿企联合卡脖子”,现在看根本不成立。全球矿企多的是,你不做自然有人做,谁也不想错过中国这个最大买家。 我们手里的牌还在变多。今年上半年,中国海外矿产权益产量同比涨了12%,自己的资源多了,谈判时腰杆自然更硬。 这不是偶然的胜利,是产业链话语权的实实在在提升。从被动接受定价,到主动制定规则,这一步我们走了十几年,太不容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97

猜你喜欢

是七七七呀

是七七七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