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国歼20都造出来了,却造不出美国阿帕奇这种直升机? 因为歼 20 和阿帕奇压根不是一回事儿,就像短跑冠军未必擅长举重,两者的技术逻辑差着十万八千里。 歼 20 是靠涡扇发动机提供向前的推力,在高空高速飞行,拼的是隐身和空气动力学设计;可阿帕奇得靠涡轴发动机驱动旋翼,既要往上飞又要往前挪,还得在树顶那么高的地方稳定盘旋,对发动机的灵活性、稳定性要求比战斗机高得多。打个比方,战斗机是在平整的高速公路上开跑车,直升机就是在崎岖山路上开越野车,考验的本事完全不一样。 中国战斗机起步也比直升机早得多。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仿制苏联战斗机,一步步积累了航空设计、制造的经验,后来才有了歼 20 这样的顶尖机型。 可直升机这边,早期基本是空白,只能靠仿制国外的民用机型过日子,比如直 9 就是仿的法国海豚直升机,那些民用底子的技术,根本撑不起阿帕奇那样的重型军用装备。基础没打好,后面要追就得花更多时间,就像盖房子,战斗机那栋楼早打了地基,直升机这栋楼得从头挖起。 最关键的卡脖子地方是发动机,这可是直升机的心脏。阿帕奇装的 T700 发动机,一台就能输出 2000 轴马力,两台一起发力,才能扛着 1200 发炮弹、16 枚导弹还飞得稳,就算被 23 毫米炮弹击中关键部位,还能撑着飞 30 分钟让飞行员逃生。 中国以前的涡轴发动机功率根本跟不上,早期直 10 用的涡轴 - 9 才 1300 轴马力,为了飞起来只能减重,装甲都不敢多装。直到近些年涡轴 - 10 研制成功,功率赶上了 T700,这颗 “心脏” 才算有劲了,可这比歼 20 的发动机突破晚了不少年。 除了发动机,旋翼和传动系统也是大难题。阿帕奇的旋翼靠特殊的钢带支架连接,挂着沉重的导弹开炮时,能靠结构设计抵消后坐力,保持平衡。中国早期没掌握这技术,直升机挂点重武器就容易晃得厉害。而且直升机的传动系统得把发动机动力精准传到旋翼,还得有备份,就算坏了一部分也能接着用,这就像精密的钟表齿轮,一个零件错了整个系统都转不动,研制难度一点不比战斗机的飞控系统小。 更重要的是,武器研发从来不是看别人有啥就造啥,得看自己的需求。阿帕奇是美国为了对付苏联坦克集群造的,得有绝对的制空权掩护才能发挥作用,要是没有战斗机护航,它就是个活靶子。 中国的战略一直是先保住制空权,所以优先搞歼 20 这种能争夺天空的装备,等制空权稳了,才有余力完善直升机体系。而且现在有更划算的替代品,比如翼龙无人机,几万块钱就能挂导弹执行任务,就算被打下来也不心疼,比几千万美元一架的阿帕奇性价比高多了。 再说现在的战场变了,阿帕奇的短板越来越明显。它体积大、雷达信号强,低空飞的时候容易被肩扛导弹盯上,俄乌冲突里不少重型直升机都是这么被打下来的。 中国的直 10 就不一样,特意做了隐身设计,噪音小、雷达信号弱,还能在高原灵活作战 —— 阿帕奇在 4000 米以上高原就飞不动了,直 10 却能在青藏高原来去自如。咱们还搞了直 10 和直 19 搭配,一个主攻一个侦察,再加上无人机和远程火箭炮,形成的作战体系比单独用阿帕奇还管用。 其实现在中国不是造不出类似阿帕奇的直升机,基于直 20 平台的重型攻击机已经在研发了,只是咱们不照抄阿帕奇的老路,而是加了隐身设计,还能和无人机协同作战,更符合现代战争的需求。 说到底,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选择问题。就像家里做饭,不是别人做啥咱就做啥,得看家人爱吃啥、有啥食材,中国的直升机发展,一直都是跟着自己的需求走,一步一个脚印,现在也慢慢追上国际顶尖水平了。
为什么中国开始对美国步步紧逼,因为我们看透了苏联解体的本质,而现在,我们正在让美
【6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