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海上收费战已正式打响!说白了,就是美国在他的港口对中国船只收很高的进口费用,试图来制裁和打压中国。但是,美国这回打错了算盘。 这种做法让原本顺畅的中美海上贸易一下子卡住了。成本上涨肯定首先压在运输和出口企业肩上,最后美国的进口商也必然被波及,甚至终端消费者都会为这笔钱买单。 但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像很多人想的那样,中国直接硬碰硬回击,而是换了个思路下棋。“针对美国的靠港费措施,理论上存在通过墨西哥等第三国港口转运的规避可能。 但美国已通过行政令要求对经第三国转运的货物加征 10% 服务费,大幅降低了该路径的可行性,目前中国航运企业仍以评估成本影响为主。” 对方在规则之外出牌,我方的回应也不只是绕路卸货这么简单。下一步的设想是,美国船进中国港时同样要收停靠费,不分是出口还是进口,只要和美国有关,都按新标准来。 这不是为了单纯的报复,而是明确告诉对方:贸易应该是双向的,你设卡,我们就按同样的方式回应。 这样的政策一旦落地,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比如农产品、能源、机械设备等,都会直接面临额外的费用压力,美国商界自然也会找到政府去讨个说法。 从港口的较量再往深处走,话题可能到了生产层面。有人提出一个更有分量的方式“落地税”。意思是,美国公司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出厂进入市场之前,先要向中国缴税。 这笔税和港口费、关税都不一样,它针对的是生产环节,关系到在华运营的成本结构。一旦启用,这些公司在中国布局的利益可能会被触动。 这些措施不一定都会马上实施,但每一步都是向外释放信号:如果只在海运环节限制我们,我们会绕开;如果你全面压制,我们就会让你在其他环节总成本上升。 在全球供应链链接紧密的今天,任何一方的动作都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港口收费战表面上是物流争端,背后却是一场关于规则和对等的博弈,这盘棋不止在海上,还可能延伸到工厂、仓库,甚至整个市场。
中美海上收费战已正式打响!说白了,就是美国在他的港口对中国船只收很高的进口费用,
幕沧小澜
2025-10-11 11:48: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