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禁止中国航班飞越俄罗斯领空,外交部提了个“建议” 美方给出的理由听着就离谱,说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他们自己禁止美国航司飞越俄罗斯领空,结果美国飞机飞跨洋航线得绕远路,最远的时候要多绕几千公里。 可中国航司没这限制,能走俄罗斯领空的“近道”,运营成本低,竞争力就比美国航司强。为了让美国企业能“公平竞争”,就得给中国航司加限制。这话听得人直皱眉,合着自己选的路,走得累了倒要怪别人走了近路? 先说说这所谓的“近道”到底差在哪儿。就拿中美航线来说,上海飞纽约,中国航司走俄罗斯上空13个半小时就能到,美国航司得绕着太平洋飞,硬生生多耗一个半小时到俩小时。 别小看这俩小时,对航空公司来说全是真金白银的损失。航空数据算过,绕飞一趟得多烧10%到20%的油,光人力成本就得多花600到750美元,一年下来美国航司光利润就蒸发20亿美元,美国航空运输协会自己都承认,就因为绕路,美国航司每年得丢2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 更别说有些航线根本没法开,比如美国东海岸直飞中国的航班,因为绕路太费钱,经济上根本不划算,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 可这事儿能怪中国吗?完全是美国自己的政策闹的。2022年俄乌冲突升级后,是美国先禁止俄罗斯航司飞越美国领空,俄罗斯才反制不让美国航司进自己领空的,这是典型的“自作自受”。 中国从头到尾没参与这种互相禁飞的博弈,中俄之间的航权一直正常,中国航司能走俄罗斯领空,是合规合法的,既没违反国际法,也没损害谁的利益。 反倒因为这,中国航司还填补了西方航司留下的空缺,2024年中国三大航司往返中国和西欧的客运量比2019年还高了18%,飞往英国、西班牙这些国家的航班增幅都在25%到45%之间。 更实在的是,中国航司的成本优势最终惠及的是全球消费者。因为路程短、成本低,中国航司的票价能比欧洲航司便宜5%到35%,这对经常往返中美、中欧的旅客来说,真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可美国现在要禁止中国航司走近道,说白了就是要把自己政策造成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以后大家坐飞机不仅得花更多钱,还得耗更长时间,这哪儿是追求“公平”,分明是让全球人给美国的任性买单。 面对这种离谱的提议,中国外交部很快就给出了回应,发言人郭嘉昆的话算是点透了问题的本质。他直接指出美方这么做不利于两国人员往来,还特意给美方提了个“建议”,让他们好好反思自身政策,别总是无理打压别国,更别让全球消费者为美国政府的任性埋单。 这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美国航司现在的困境,根源是自己的制裁政策,不去改自己的政策,反倒拿中国航司开刀,这逻辑根本站不住脚。 其实这事儿早有苗头,去年4月美国航司就联名给政府写信,要求暂停增加中美航班,理由也是所谓的“反竞争”。2023年美国同意把中国赴美航班从每周8班加到12班,还附了个条件,要求中国航班不能飞越俄罗斯领空,结果导致中美航线恢复的谈判一直卡着。现在特朗普政府干脆直接下通牒,说白了就是没辙了,只能靠打压别人来掩盖自己的政策失误。 更值得琢磨的是,这背后可能还有别的算计。现在中美关系本来就紧张,经贸领域的摩擦不少,波音公司还在跟中国谈500架飞机的大订单,美国说不定是想拿航空航线当筹码,在其他问题上给中国施压。 这种把民用航空政治化的做法,根本不是负责任的大国该有的样子。要知道,航空运输讲究的是效率和安全,空域使用也是基于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则来的,不是谁想限制就能限制的,美国这种单边主义的做法,只会破坏全球航空业的秩序。 再说了,美国要是真这么干,受损的可不只是中国航司。美国自己的旅游业、跨国企业也得受影响,很多美国公司依赖中美之间的便捷交通开展业务,航班成本上升、效率下降,最后还是美国企业自己吃亏。而且这种做法还会引发连锁反应,要是各国都学着美国这样,把空域当政治博弈的工具,全球航空网络非得乱套不可。 欧洲航司之前也抱怨过所谓的“不公平竞争”,汉莎航空甚至停了法兰克福到北京的航线,法航荷航还游说法国政府限制中国航司。可他们忘了,自己的困境也是欧盟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的结果,同样是自作自受。现在美国想拉着大家一起搞限制,本质上就是霸权心态在作祟,自己搞砸了事情,不想着怎么补救,反倒要拉别人一起下水。 说到底,特朗普政府这波操作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公平竞争”,而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和霸权逻辑。自己定的规矩导致了损失,不反思不修正,反倒去剥夺别人合规合法的权利,这种做法不仅会遭到中国的反对,也会让全球消费者看清美国的真面目。 正如外交部建议的那样,美国真该好好想想,到底是谁在破坏公平,是谁在损害全球利益,与其花心思打压别人,不如赶紧调整自己的错误政策,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要是真把民用航空当成政治博弈的棋子,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一步不退,特朗普称难以置信,其官员称3亿美国民众已准备好这两天,全球金融
【144评论】【1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