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时期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称,特朗普政府在加强美国对华竞争地位方面

万事浮华 2025-10-12 15:47:56

拜登时期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称,特朗普政府在加强美国对华竞争地位方面做得不好。北京会觉得现在的战略形势不错,“不要打断敌人正在做的事情”。 杰克·沙利文作为拜登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在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的对话会上,直言特朗普政府在对华竞争中的失误。这番表态源于拜登团队对中美关系的系统考量。从上台伊始,美方就确立了对华战略的三项基础认知。 先说说沙利文为啥揪着特朗普不放,他说特朗普判断对了中美要竞争,但执行得一塌糊涂,最核心的就是没拉上盟友。 这话倒没完全瞎说,特朗普当年就是个“独行侠”,想单打独斗对付中国,结果把盟友全得罪了。他快下台的时候,欧洲居然跟中国签了全面投资协定,这在沙利文看来就是天大的失败——连自己人都拢不住,还谈啥对华竞争? 更可笑的是特朗普搞贸易战,动不动就对中国加关税,本想卡我们脖子,结果美国股市一夜之间蒸发好几万亿,自己国内的农民、企业哭爹喊娘,最后还不是灰溜溜想找中国见面谈,这哪是竞争,分明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还有他整天喊着要搞芯片、搞基建,结果光动嘴不动手,啥实际事儿没干成,沙利文骂他“只会动动嘴皮子”,这点倒真没冤枉他。 但沙利文这话说得特虚伪,他可不是真为特朗普的失误惋惜,而是想借机吹拜登政府多高明。 拜登刚上台就定了对华战略的三项心思,说白了就是换了套“更聪明”的遏制法子。 第一项就是把中国当成头号对手,说咱们是“最严峻的竞争者”,还把这上升到体制较量的高度,动不动就拿“民主对抗威权”说事,其实就是想拉拢更多国家跟他站队。 第二项是把国内那点事和外交绑在一起,喊着“先把家里搞好再出去打架”,又是搞基建又是砸钱搞芯片,号称“经济安全就是国家安全”,想靠强化自己来压过中国。 第三项更会玩,说要“竞争、合作、对抗”三手抓,表面上不排斥跟中国接触,甚至说要在芬太尼、气候问题上合作,实际上把竞争当主业,该对抗的时候一点不含糊。 可拜登这套真比特朗普强吗?我看未必,就是换了身行头的老套路。特朗普是硬来,拜登是玩阴的,更注重拉帮结派。他一上台就跑到欧洲,逼着北约盟友把中国当成“威胁”,还搞了个“印太经济框架”,又拉着英澳搞核潜艇合作,说白了就是想织个网把中国困住。 但盟友也不傻,欧洲国家跟中国有大把生意要做,真要他们选边站,谁愿意跟钱过不去?拜登想搞统一战线,其实根本就是一厢情愿。 再看他国内那套“强身健体”的办法,砸钱搞芯片法案,想把供应链从中国挪走,结果美国自己的企业叫苦连天——离开中国的大市场和完整产业链,成本蹭蹭往上涨,芯片产能也没见多大起色。 更讽刺的是,拜登一边说不跟中国“脱钩”,欢迎中国繁荣,一边又加紧对中国半导体出口管制,还动不动就把中国企业列进“实体清单”,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社科院的报告早说了,拜登政府的调整就是策略性的,根本没改对华极限竞争的心思,所谓的“不脱钩”就是句空话。 沙利文还说“北京会觉得现在的战略形势不错”,这话透着股自作聪明的劲儿,好像中国是等着看美国犯错。 其实咱们心里门儿清,美国两党不管怎么换花样,核心都是想遏制中国发展,这点从来没变过。但中国的战略形势好不好,不是美国说了算的。 这些年咱们在科技上自己使劲,芯片、新能源领域都有突破;经济上扩大内需,跟其他国家搞合作,也不是非靠美国不可。 就像特朗普搞贸易战,咱们该反制就反制,稀土管制、港口服务费一加,美国立马疼了,股市先崩了盘,这说明中国早有底气应对。 说到底,沙利文批评特朗普,本质上是美国两党权力斗争的戏码,也是为了给拜登的对华政策找借口。 但不管是特朗普的“硬打”还是拜登的“巧遏制”,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中国的发展不是美国能拦住的。 美国总想着靠打压别人维持霸权,却忘了自己国内一堆问题——贫富差距大、政治分裂、基础设施老旧,这些才是真的拖后腿。 沙利文吹嘘美国变得“更安全”,盟友更团结,其实都是自欺欺人,从他自己的话里就能看出,美国对中国的发展既焦虑又没办法,只能换着法子搞小动作。 咱们普通人看得很清楚,美国不管谁当政,对华战略的底色都是遏制,但他们的套路不管用了。 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踏踏实实干自己的事,把科技搞上去,把经济搞稳当,把朋友交得多一些,这就是最硬的底气。 沙利文想靠批评前任显得自己高明,其实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美国要是不放下霸权思维,不管换多少任政府,对华竞争都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0 阅读:0
万事浮华

万事浮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