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重新考虑方向”,这不就是变相在说“中国不够意思”吗? 俄罗斯现在的难处,确实够揪心的,打了三年多,经济被制裁折腾得够呛,2025年一季度GDP增长才1.4%,IMF都把全年预测降到0.9%了,通胀上半年冲到过10%以上,央行只能维持高利率,企业借钱成本高得吓人,根本不敢投资。 军工企业倒是招了几十万人,可民用工厂没人干活,产业链都快断了,年轻人还往外跑,人口问题更雪上加霜。 能源出口被制裁卡着脖子,外贸就靠少数几个国家,国库收入降了16.9%,国防开支占了预算的41%,比民生投入还多,这日子确实不好过。战场那边也没盼头,打了这么久连个决定性突破都没有,耗下去只能是越陷越深。 可再难也不能把压力甩给中国啊,更不能说中国中立就是“不够意思”。 中国从一开始就看清了,这仗打下去没有赢家,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最后耗干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受伤的都是两国的根基。 所以中国不掺和军事援助,不是不仗义,是不想让冲突升级,不想让更多人妻离子散。 再说了,中国真没闲着,更没袖手旁观。2023年就发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提了12点实实在在的建议,从尊重主权到停火止战,从人道主义援助到反对核威胁,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联合国秘书长都说这是“重要贡献”,连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都表态赞赏中国的和平愿望,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说里面有些内容能当谈判基础,这难道不是帮着找解决办法吗? 后来还和巴西一起提了“六点共识”,强调战场别外溢、战事别升级、各方别拱火,这主意多实在,现在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响应了,这就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啊。 中国还一直派特使在俄乌之间跑前跑后,斡旋沟通,给乌克兰送了好几批人道主义援助,吃的穿的用的都有,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帮助,比递武器管用多了。 要是中国真像西方说的那样递武器,那这仗得打到猴年马月?俄罗斯的经济压力只会更大,因为冲突升级了,制裁也会更狠,到时候不是帮俄罗斯,是害了俄罗斯。 那位专家说要“重新考虑方向”,这话听得人不舒服,当初中国提和平方案的时候,俄罗斯可是说好的,现在自己难了就变调子,这可不地道。 再说了,中国和俄罗斯的正常贸易一直没断,能源合作、经贸往来都是光明正大的,符合市场规则,也帮俄罗斯缓解了不少制裁压力。 要是中国真不管不顾,俄罗斯的外贸日子会更难过。可合作归合作,中立归中立,这是两码事,不能因为有合作就逼中国选边站队,中国有自己的原则,不能跟着别人的节奏走。 国际社会现在都看明白了,中国的中立是对的,克罗地亚的专家都说了,用武器赢不了和平,中国的方案是结束危机的好办法;匈牙利的学者也说,中国的立场能避免新冷战。 打了1200多天,西方当初说三个月搞垮俄罗斯经济,结果呢?俄罗斯没垮,但也不好受,西方自己也被能源危机、通胀折腾得够呛。 这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中国一开始的中立立场有多明智,不是“骑墙”,是真懂怎么解决问题。 再说了,中国的中立是一以贯之的,不是针对俄罗斯,不管哪个国家有冲突,中国都是劝和促谈,这是中国的外交原则,尊重各国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这是联合国宪章里写着的,中国一直照着做。 俄罗斯自己也强调要尊重主权,那中国的立场其实和俄罗斯的根本诉求是一致的,现在个别专家说这种话,估计是急糊涂了,没顾上想清楚,要是真“重新考虑方向”,难道找那些天天制裁他的国家?那不是自讨苦吃吗? 还有人说中国只强调政治解决,没实际行动,这纯粹是瞎扯,政治解决本来就是唯一的出路,难道还能靠打仗解决? 乌克兰危机的根子是欧洲安全架构出了问题,北约东扩把俄罗斯逼到了墙角,这不是靠武器能理顺的。 中国提的建立均衡的欧洲安全框架,才是治本的办法,能从根上解决问题,这比打一百年仗都管用。那些说风凉话的,要么是想靠战争发横财,要么是没本事解决问题,只能喊打喊杀。 现在俄罗斯的难处大家都看在眼里,但越是难的时候越得冷静,不能病急乱投医,更不能迁怒于真心帮着和平的人。 中国的中立不是冷漠,是清醒;不是不仗义,是有担当,要是中国真放弃中立,选边站队,那世界格局就乱了,冲突肯定会升级成更大的战争,到时候受伤的可不止俄乌两国,全世界都得跟着倒霉。 所以说,那位俄罗斯专家的话真没说到点子上,甚至有点糊涂。中国保持中立,是对俄乌负责,对世界负责,更是对和平负责。 这不是“不够意思”,恰恰是最“够意思”的做法,因为它能帮着两国早日停火,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这比啥都强。 希望俄罗斯能看清形势,别被急脾气冲昏了头,跟着中国一起往和平的方向走,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
万事浮华
2025-10-12 15:47:5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