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中国人养不起高速?8年亏空6万亿,美国高速免费却能盈利。美国的高速随便上,

一叶知大事 2025-10-12 19:48:13

14亿中国人养不起高速?8年亏空6万亿,美国高速免费却能盈利。美国的高速随便上,不收费,最后还能盈利,可中国的高速要收费,反而还亏欠,8年时间足足有6万亿的亏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2019年,全国高速公路收了5937亿过路费,可总支出却高达10796亿,光还银行的本金和利息就有8409亿,再加上2378亿的养护费用,一年就亏了4859亿。   要弄明白中国高速为啥花钱这么多,得先看建设成本。   中国地形复杂,修高速可不是简单的铺路。   普通山区每公里造价大概1亿元,沿江沿海地区得2亿元,要是到了川藏那种多桥梁、多隧道的地方,每公里成本能飙到5亿元。   而且近二三十年来,中国新建的高速大多要穿过山地、跨过江河,大量的桥隧工程让单公里造价一直降不下来。   还有收费站的问题,按规定收费站间距至少得50公里,可有些地方10公里就设一个,不仅影响车辆通行效率,还得养着一批工作人员,管理成本一下就上去了。   更重要的是,中国高速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路网密度比美国高得多,覆盖范围广了,日常的维护和管理自然要花更多钱。   花钱多,赚钱却不容易。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中国就采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模式,每年收上来的过路费,大部分都得先用来还银行的本金和利息,真正能留在手里用于运营盈利的部分少之又少。   而且高速收费标准已经十年没涨过了,每公里还是0.5元,这些年物价涨了不少,一碗牛肉面从5块涨到20块,高速费却没跟上,再加上春节、国庆这些节假日还要免费通行,收入又少了一块。   再看美国高速,情况就不一样了。   美国的高速大多是二战后开始建的,到现在已经七八十年了,早就收回了建设成本,也没有长期的债务压力。   而且美国地形平坦,高速大多修在荒郊野外,不用像中国这样频繁地架桥、挖隧道,日常养护起来也花不了多少钱。   在资金来源上,美国高速也没什么压力。   当年建高速的时候,联邦政府出90%的钱,州政府只出10%,根本不用像中国这样靠银行贷款,自然也就没有利息要还。   虽然美国高速不直接收过路费,但车主加油的时候会交燃油税,每加一升油就有0.4美元进了高速运营的账户,再加上每年3.5万元人民币左右的车辆购置税,这些钱加起来足够养着美国的高速了。   不过美国高速也有短板,它主要只连接国内的大城市,乡村地区的覆盖率很低,很多偏远地方的人根本用不上高速。   而中国高速不一样,不管是山区还是乡村,地图上能看到的地方基本都通了高速,不管想去哪里,走高速差不多72小时内都能到。   这种覆盖范围虽然增加了成本,但确实让全国更多地方能融入经济循环,尤其是偏远地区,靠着高速能更快地把当地的特产运出去,也能吸引更多人进来旅游,带动了当地发展。   中国高速虽然现在亏损,但给老百姓带来的便利是实实在在的。   节假日免费通行,让很多人能花更少的钱回家、出游;   “72小时可达全国”的便利,也让人们的出行变得更轻松。   而且高速还保障了国防和民生,在自然灾害的时候,物资能通过高速快速运到灾区,平时也能促进全国的经济流通,这些价值不是单纯用盈利能衡量的。   从这一点来看,中国高速的社会价值比美国更全面,它不只是一条路,更是带动全国发展的纽带。   未来中国高速也在找破局的办法。   现在已经在减少收费站了,还大力推广ETC,就是为了提高通行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浙江的一些服务区开始卖咖啡、办非遗展览,成渝高速扩建后还带动了周边的商圈,这些都是在尝试新的盈利方式。   而且早期修建的高速已经陆续到了30年的收费期,广州环城高速已经免费了,未来会有更多路段取消收费。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0 阅读:224
一叶知大事

一叶知大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