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通北京的电话,特朗普隔空喊话中方,给个机会美国不想打了 特朗普这回是真急了,

地缘历史 2025-10-14 10:50:16

打不通北京的电话,特朗普隔空喊话中方,给个机会美国不想打了 特朗普这回是真急了,一边喊话,一边松口,只求中方“给个机会”。他不想打了,可这事还轮不到他说了算。   就在10月12日,他在新罕布什尔州的集会上突然改口,面对支持者罕见地软化语调,称“美国不想和中国对抗”。   甚至说希望“帮助中国”,但话没说完,转头又把责任推给北京:“我们打不通电话。”   这番话看似无奈,实则意有所指。特朗普并不是在等电话,他是在等台阶。而他口中的“帮助”,更像是为自己找的台词。   就在三天前,美国刚刚威胁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这不是随口说说,而是特朗普式谈判的惯用手法:先开天价,再逼你就范。   结果北京不但没有接招,反而直接宣布对稀土等关键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并于10月13日通过海关总署明确指出,美方对中国船舶的额外收费是单边主义行为。   中方的回应没有一句废话,但每一句都打在了特朗普的急处。   特朗普当然知道稀土意味着什么。他知道,中国这次不是虚晃一枪,而是从根子上掐住了他的软肋。   稀土不仅关乎高科技制造,更是未来武器系统中的不可替代资源。   而就在特朗普威胁加税的同时,美股连续两日下跌,加密货币市场剧烈波动,资本市场的反应远比预期更快、更狠。   于是,特朗普突然变了脸。他先是让副总统万斯在10月12日上午放出“愿意进行理性谈判”的风声,下午自己又在集会上演起了“好人戏码”。   只是这一次,他的表演太过仓促,连支持者都看出了其中的尴尬。这不是一场胜利者的谈判前奏,而是一次失败者的自我安慰。   特朗普声称“打不通北京的电话”,其实是想制造一种“我们愿意谈,是你们不接”的舆论姿态。   可问题在于,就在他喊话的同时,中方商务部和外交部都在有序发声,强调出口管制是依法依规的措施,并非全面禁运。   也就是说,北京不是没接电话,而是根本不想用特朗普设定的频道交谈。   在特朗普看来,一切谈判都可以归结为交易,哪怕是国际对抗。   但这一次,他发现中方的立场比以往更为明确:不是不谈,而是必须在对等基础上谈,必须纠正错误行为后再谈。   这对特朗普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他习惯了先强硬压价,再在对方让步后自诩“谈判高手”。   可中方的策略却是精准反制,不留情面,完全没有给特朗普留下“退场时还能带个胜利感”的余地。   国内的压力正在反噬特朗普的强硬。他本以为高关税可以塑造强硬形象,但眼下,美国企业界已经开始反弹。   多家芯片与新能源龙头企业联合向国会提交报告,警告若对中国加征新一轮关税,将直接冲击美国本土制造产业链。   与此同时,多个沿海州政府也表达了对港口贸易流量骤减的担忧。特朗普的算盘是贸易战外加选票,但目前看来,他很可能两头落空。   更让他难堪的是,这一轮对抗中,中方仍保持了极强的战略定力。   稀土出口管制举措并未一刀切,而是以精准化、差异化的方式定向施压。海关总署的声明也刻意将反制措施限定在“对美船舶”,极具针对性。   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早已被市场总结为“TACO”模式——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他总是高调强硬开始,最后却在现实面前低头收场。   这一次也不例外。只不过,中方早已识破了他的剧本,不再为这出老戏搭台演出。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的“愿谈”更像是一种求和信号。可惜的是,他忘了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真正的对话,必须建立在尊重与平等的基础上。   中方不拒绝谈判,但也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讹诈与胁迫。而特朗普显然还没学会什么是规则,也还没放下那种“交易式外交”的幻觉。   如今的局势对特朗普而言,是进退两难。继续加码,可能引发更大经济震荡;贸然退让,又会被批评为“软弱”。   所以他才选择了这种“喊话式外交”,试图制造出一种“是中国不谈”的舆论氛围,为未来的政策转向找借口。   但现实告诉我们,他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和空间可以操作了。   距离11月1日只剩下不到三周,市场已经开始重新评估中美贸易风险,企业也在加速寻找替代路径。   特朗普的“机会论”并不会让时间停下来等他,也不会让中方因他的一句“我们不想打”而停手。   这场博弈的主动权,从一开始,就不在特朗普手中。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