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7月,国军少将张岚峰率部投日。不久后,他的弟弟张俊峰和日军发生纠纷,被日军用刺刀挑死。事后,张岚峰不敢表露出生气,反而去向日军官佐道歉,这让他的部下也都大为惊诧。 张岚峰出生在河南省柘城县一个地主家庭,那时候是1902年。他小时候在当地念书,长大后去了日本留学,学了军事方面的东西。留学回来,他靠着日本背景和家里关系,加入了冯玉祥的西北军。从基层干起,他参与了不少战斗,比如中原大战,慢慢展现出指挥能力。西北军衰落后,他转投蒋介石,成了国民党军队的一员。1930年代,他从团长升到少将,负责镇压地方起义和维持秩序。抗日战争爆发时,他驻守豫东,部队主要巡逻防御日军。1938年春,日军进攻豫东,他的部队打了几仗,但没挡住,伤亡大,补给也断了。他利用家乡人脉,联络当地人扩大影响,但面对日军压力,开始秘密接触。 日军那时用以华制华的办法,拉拢国民党将领,给高官厚禄。张岚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选择了投靠。1938年7月,他正式率部投降,日军任命他为和平救国军第四方面军总司令。这支伪军帮日军清剿抗日力量。他弟弟张俊峰管地方保安队,在柘城县城和日军起冲突。日军士兵喝酒后闯进他家,要征收东西,张俊峰拒绝,就吵起来。日军抽出刺刀把他杀了,当地日军长官没罚士兵,还说张俊峰活该。张岚峰知道后,没表现出难过,第二天带礼物去日军司令部道歉,说弟弟不对,还答应管好部下。部下们看到这事,都觉得不可思议,很多老兵认为他太没骨气了。 张岚峰投降后,在豫东建起统治体系,以柘城为基地,逐步控制周边。他派部队修据点,巡查道路,强征粮食和钱财。日军让他收税,他设了很多名目,农民交不起就跑路,村庄空了。工商业也垮了,很多店关门。他帮日军抓抗日分子,夜里突袭村子,逮捕人。组建特务队,用刑逼情报,老百姓怕得要死。各县设伪政府,帮他和日军收钱,压住反抗。他自己攒了不少钱,在柘城盖大房子,过奢侈日子。对老百姓的苦,他不管。在他管的地方,人不但遭日军欺负,还被伪军盘剥。1945年日本投降,他赶紧投靠国民党,被编入保安第三纵队,继续干活。 历史书上,张岚峰被定为大汉奸。他在豫东干的那些事,让当地人遭了大罪。他背叛国家,利用权力搜刮钱财,是抗战史上一个典型坏例子。解放战争时,他的部队在豫东被人民解放军重点打,阵地丢了,士兵散了。后来他被抓,1952年春在狱中因高血压脑血管破裂死了。这人的一生,就这么见风使舵,从留学军官到汉奸,步步走偏。想想那时候的战争,很多人坚守,他却选了另一条路。弟弟被杀那事,更是让人看清他的真面目,没一点血性。 张岚峰在抗日战争中建立伪军后,积极配合日军行动。他带领部队在豫东搜捕抗日组织,打击地下力量。当地爱国人士不是逃走就是被关。特务队到处收集情报,用各种办法逼人招供,造成恐慌。他设的伪政权机构,主要就是收税压人。经济凋零,农民破产,民众生活难以为继。他个人财富堆积,生活挥霍,却对百姓疾苦视而不见。这段统治,给豫东带来深重灾难,是他汉奸生涯的延续。 从张岚峰的经历看,战争考验人性。他早年留学日本,加入西北军,升迁快,本该为国出力。但1937年全面抗战,他把国民党军队布防告诉日军,成了内鬼。1938年投降后,被委为豫东招抚使,组织部队帮日军。弟弟事件后,他道歉的行为,让部下震惊,也让日军更信任他。之后他扩大势力,盘剥民众,助纣为虐。战后投国民党,没逃过历史审判,死在狱中。 张岚峰的伪军在日军支持下,势力从柘城扩展到周边县。他征收鸦片税等苛捐杂税,士兵强行收取,农民无力负担。许多人被迫离乡,工商业停滞。他配合日军治安肃清,搜捕抗日分子,摧毁组织。他的特务队伍使用酷刑,在当地制造恐怖氛围。伪政权替他维持秩序,压制任何反抗。个人生活奢侈,积累金银,却不管民众苦难。这时期是他最活跃的汉奸阶段。 回顾张岚峰一生,早年家庭富裕,留学日本学军事。回国入西北军,参与大战,积累经验。转投国民党,升少将。抗战爆发,他驻豫东,部队防御日军。但日军进攻猛,他秘密联络,7月投降。弟弟被杀,他去道歉,部下离心。之后建伪军,搜刮民财,抓抗日人。1945年日本败,他靠国民党,被编保安队。解放战争,他的部队被打散。他被捕,1952年狱中病死。 张岚峰投日后,弟弟张俊峰与日军冲突起因简单,日军征用物品,他拒绝就被杀。日军不罚凶手,张岚峰带礼道歉,说弟弟错。这事在豫东传开,百姓不齿。他部下很多人走人,日军却给他更多权力。他以此为基础,扩大伪军影响,帮日军控制地区。经济上,他多设税目,民众负担重。抗日活动被严厉打击,爱国者遭祸。 在豫东,张岚峰的统治让人民记住他的恶行。他利用日军撑腰,建指挥部,分派任务。部队征收财产,造成饥荒。特务审问俘虏,用鞭打水刑。县城伪机构收钱,压反抗。他宅院豪华,仆人伺候。1945年后,他转投国民党,继续活动。 解放战争中部队溃败,他入狱病死。
国军抗日将领中,前后反差最大、最有争议的应该汤恩伯了。抗战前期,他稳居抗日名
【7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