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选储:谁能接过皇位?

周东朗说历史 2025-10-14 13:36:22

若胡亥、杨广、朱祁镇、刘禅这四位是待选的皇子,选谁继承皇位恐怕得先捏把汗 —— 毕竟这四位的帝王生涯,各有各的 “坑”,但真要从矮子里拔将军,还得掰开揉碎看他们的短板与潜在可能性。 先说胡亥,绝对是 “排除项” 里的首选。他靠赵高、李斯篡位,本身毫无执政能力,登基后只知享乐,还延续秦始皇的严刑峻法、大兴土木,连兄弟姐妹都能狠心屠戮,完全没有君主的仁心与远见。选他继位,大概率会重蹈秦朝速亡的覆辙,刚接手的江山不出几年就得乱。 再看杨广,他是典型的 “有能力但拎不清”。能开创科举、修大运河,说明他有长远眼光,想干大事;可问题是他太急功近利,同时推进东都建设、远征高句丽、巡游江南,把民力当 “无限资源” 透支,最终把隋朝的家底耗空。若选他,得有能拉住他的 “刹车系统”—— 比如强力的贤臣团队制衡,让他的宏大规划慢下来、稳下来,或许能避免亡国,但万一他听不进劝,结果还是难料。 接着是朱祁镇,他的问题在于 “拎不清 + 没担当”。第一次登基宠信王振,把明军坑进土木堡之变,自己被俘还连累国家;复辟后又冤杀于谦,记恨功臣、纵容小人,政治上毫无作为。他不是没机会做好皇帝,可两次在位都暴露了判断力差、格局小的毛病,选他继位,大概率会让朝堂陷入内耗,国家在安稳与危机间反复摇摆。 最后看刘禅,他常被骂 “扶不起的阿斗”,但对比前三位,反而多了点 “底线”。诸葛亮辅政时他能放权,没瞎折腾;后期宠信宦官导致朝政衰败,可至少没像胡亥那样滥杀、没像杨广那样耗空国力、没像朱祁镇那样冤杀功臣。蜀汉灭亡后他 “乐不思蜀”,虽显庸碌,却也避免了手下人因 “复国” 再遭屠戮。若江山本身还算稳固,选刘禅或许不会有大作为,但至少能守住基本盘,不至于快速亡国。 这四位各有各的问题,选谁都不是 “最优解”。你们觉得如果必须选一个,谁对江山的伤害会最小?又该用什么方式约束他的短板呢?

0 阅读:22
周东朗说历史

周东朗说历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