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突然宣布了! 10月15日,印度又对我们中国的产品出手了,这次瞄准的是中国台湾地区和沙特阿拉伯的正丁醇。印度商工部在9月27日就应国内企业The Andhra Petrochemicals Limited的申请,发起了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海关编码是29051300,调查时间范围挺长的,倾销调查期是2024年4月到2025年3月,损害调查期更是回溯到2021年4月一直到2025年3月,分成了四个阶段来看影响,利益相关方得在立案后30天内通过邮件向印度调查机关提交信息。
这哪是“突然出手”,分明是老套路了!今年3月至今,印度对华发起的贸易限制措施已经高达十五项,从钢铁到太阳能玻璃,再到如今的正丁醇,简直是把“贸易保护”写在了脸上。
先把调子定死,再回头找证据?调查期拉到四年,还拆成四个阶段细扒,这操作明摆着是给本土企业The Andhra Petrochemicals Limited“站台”,非要找出点“损害”来不可。
正丁醇可不是小玩意儿,是化工、医药的关键原料。中国产正丁醇靠着稳定的质量和性价比,在全球市场都吃得开。印度这招,就是想把中国产品挤出自己的市场。
最讽刺的是,印度自己也在挨美国的揍。8月份美国刚对印度钢铁加征25%关税,特朗普还放话要因俄石油的事加码。这种时候不抱团,反而冲中国开刀,纯属拎不清!
嘴上喊着“印度制造”,暗地里却靠反倾销搞垄断。本土企业竞争不过,就找政府“撑腰”,这样护出来的产业,能有什么竞争力?迟早要被全球市场淘汰。
所谓的“倾销”更是站不住脚。中国化工产品的成本优势,来自完整的产业链和技术升级,不是靠亏本甩卖。印度故意模糊这点,就是想打“悲情牌”蒙混过关。
30天的举证期也藏着坑。跨国提交材料本就繁琐,印度还指定要邮件提交,稍有疏漏就可能被认定“默认”,这套路玩得太熟了。
这事儿不止坑中国企业,印度本土化工企业更得倒霉。中国正丁醇一缺位,原料价格必然暴涨,最后成本还得转嫁到印度自己的下游产业,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印刚恢复直航和双边投资,关系好不容易回暖。印度非要在贸易上挑事,不仅耗损南方国家的反霸权力量,更是在鼓励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短视到家了!
贸易竞争得靠真本事,不是靠政府“画圈子”。印度要是真有底气,就该放开市场公平较量,玩这种小动作,只会让人看清它的虚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