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意外得知,中央军委发给他的金质勋章竟然被儿子偷去换毒品了,面对这种情况,葛振林会如何处理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4年盛夏,湖南衡阳的空气湿热厚重,葛振林的家中气氛却更加凝滞,那一天,77岁的葛振林四处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那枚金质红旗勋章,失落的不仅是一枚勋章,更像是人生重要片段的突然消散,这枚勋章,是中央军委授予的荣誉,是战火中拼杀下来的象征,也是几十年信仰与坚守的见证。 勋章的分量,远不止金属和荣誉,在葛振林心中,它连接着1941年狼牙山的峭壁和鲜血,也连接着往后平凡却不平淡的岁月,1941年秋,狼牙山阻击战燃起烈焰,年轻的葛振林与战友们把生死置之度外,弹尽粮绝后毅然跳崖,几位战友牺牲,葛振林侥幸被树枝挂住,得以生还,这份幸运被他视为对牺牲者的托付。 战后几十年,葛振林在湖南衡阳军分区工作,离休时享正师级待遇,他的生活却极为俭朴,住房普通,衣着朴素,节约用电已成习惯,尽管身居高位,却始终不让家人以此为傲,更不允许任何人借他的名头谋私利,对于长子参军,葛振林只说,别人家的孩子能吃苦,家里孩子也要一样。 葛振林对子女要求严格,尤其希望孩子们能自食其力,他深知荣誉和责任的重量,不愿让子女生出依赖和虚荣,可是,家庭并非铁壁铜墙,三儿子葛拥宪成了家中的隐痛,葛拥宪起初成绩不错,后来下乡、进厂、下岗,人生路每一步都与父亲的期望渐行渐远。 失业后的葛拥宪,怨气与无力感日积月累,他觉得父亲的严厉剥夺了属于自己的“优待”,性格愈发偏执,朋友的引诱下,葛拥宪染上毒品,生活被彻底拖进泥潭,1993年,他因吸毒在广州被抓,葛振林出于父爱将其保释,期待迷途知返,怎料不过一年,儿子背叛了父亲最后的信任。 勋章的失踪,像一记闷棍击中了葛振林的心,家中最珍贵的物品没了,换来的却是毒品和幻觉,得知真相后,葛振林沉默了一夜,荣誉和亲情的天平,在他心中痛苦摇摆,第二天清晨,葛振林拄着拐杖走进派出所,亲手将葛拥宪送进法律和戒毒的轨道,这不是冲动,而是对家庭和责任的最后守护。 这个决定引发了不少议论,有人称赞葛振林“公正严明”,有人则觉得太过无情,葛振林心中有数,家风的坚守不能靠遮掩和包庇,只有用法律和底线才能挽救一个人,葛拥宪被判劳动教养一年零六个月,期间强制戒毒,葛振林并未因此与儿子断绝关系,而是定期寄去学习资料,信中传递殷切期望。 戒毒的岁月里,葛拥宪内心痛苦挣扎,曾经的怨恨逐渐被愧疚和悔悟取代,父亲的严厉和冷静,最终成为他人生转折的力量,出狱后,葛拥宪重返社会,再未复吸,靠自己的双手谋生,在家庭和社会的双重目光下,他终于走出阴霾,重获新生。 葛振林晚年的生活,依然简朴如旧,他走遍全国各地义务宣讲,传播革命精神,从不收取报酬,夏天再热也舍不得开空调,省下的钱都捐给有需要的人,对待荣誉,他始终淡然,对待家人,他的坚守与担当化作无声的影响,成为家风的延续。 2005年3月21日,葛振林离世,享年88岁,葬礼上,葛拥宪跪倒在父亲灵前,泪流不止,这一刻的悔恨和感激,凝结成最深的告别,那枚失而复得的勋章,也许早已不再重要,真正的荣誉,早已沉淀在家族和社会的记忆里。 勋章的失而复得,象征着葛振林一生的两场战役:一场在硝烟中与敌人血战,另一场在家庭中与毒品较量,每一场都需要勇气,需要果断,更需要对责任的坚守,葛振林用自己的选择,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担当。 信息来源:人民政协网——亲历亲见亲闻|聆听幸存者葛振林讲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1994年,“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意外得知,中央军委发给他的金质勋章竟然被
青衫栀幽音
2025-10-15 19:56: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