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菲律宾驻华大使馆宣布,11月起恢复对中国公民的电子签证项

鉴清评趣 2025-10-16 11:49:51

2025年10月15日,菲律宾驻华大使馆宣布,11月起恢复对中国公民的电子签证项目。以旅游或商务目的赴菲、行程不超14天的中国公民可在线申请,但只能从马尼拉或麦克坦-宿务国际机场入境。 早在2023年11月,菲律宾就曾尝试对中国公民开放电子签系统,允许申请9A临时旅游签证,支持单次或六个月多次入境。 然而,这项政策在2024年因“技术调整”和“安全审查”被暂停,导致中国游客数量骤降。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8月,赴菲中国游客仅18.2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下降24.4%,而疫情前的2019年,这一数字高达170万。 菲律宾旅游部的声明直指问题核心:“东盟多国已通过免签或简化签证吸引大量游客,而我们的电子签暂停、自由行配额限制、团体签每周仅两次审批,直接导致包机服务萎缩。” 以印度市场为例,自2025年6月给予免签待遇后,印度游客数量从1月底的-21%增长率反弹至8月底的4.93%,9月上旬更同比增长5.01%。这种对比让菲律宾不得不重新审视对中国市场的策略。 菲律宾的纠结在于,既想吸引中国游客提振经济,又难以摆脱地缘政治的掣肘。2025年9月,旅游部长弗拉斯科在众议院预算听证会上坦言,未能实现2024年770万外国游客目标,部分原因正是“针对中国市场的电子签计划被推迟”。但外交部对此态度暧昧,仅表示“若申请量增加,已做好准备应对”,却拒绝进一步置评。 这种矛盾在签证流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尽管电子签允许在线申请,但传统签证仍要求提交社保记录、银行流水、在职证明等材料,甚至点名要求中国公民提供社保记录,暗示对“非法滞留”的担忧。 相比之下,持有美、日、申根、澳、加签证的中国公民可免签入境7天,这种“双重标准”被学者批评为“夹带地缘政治情绪”。 菲律宾旅游业的危机远不止签证问题。2025年,旅游部推广预算被众议院从2024年的12亿披索削减至1亿披索,降幅达92%。 与此同时,邻国韩国正以更大力度争夺中国游客——9月29日起,韩国对3人及以上中国团体游客试行15天免签政策,吸引力明显高于菲律宾的14天电子签。 更严峻的是安全形势。中国驻菲使领馆曾于8月30日发布安全提醒,指出针对中国公民的犯罪活动增多。这种环境下,即便签证政策放宽,游客是否愿意冒险前往仍存疑。 正如中国社科院专家许利平所言:“菲律宾若想真正吸引中国游客,需改善商业环境,修改不友好政策,而非仅靠签证便利。” 根据菲律宾驻华大使馆公布的信息,11月重启的电子签系统将覆盖北京、重庆、福州、广州、香港、上海等地的签证申请中心。 申请人需通过指定网站提交材料,支付签证费(具体金额未公布),并确保行程不超过14天。值得注意的是,电子签仅限旅游或商务目的,若需停留更久或申请其他类型签证,仍需通过传统渠道办理。 这一设计暴露了菲律宾的谨慎:既希望通过短期游客快速提振市场,又避免长期居留带来的管理压力。但问题在于,14天的行程限制能否满足中国游客的需求?对比泰国对中国游客的免签政策(停留30天),菲律宾的竞争力显然不足。 菲律宾的电子签重启,本质是一场“经济与政治”的平衡术。在旅游业收入占GDP近13%的背景下,吸引中国游客已成为刚需。但地缘政治的阴影、安全问题的隐忧、以及邻国更优厚的政策,让这场“自救”充满不确定性。 对于中国游客而言,菲律宾的碧海蓝天依然具有吸引力,但选择目的地时,安全、便利、性价比缺一不可。菲律宾能否真正放下矛盾,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游客,或许才是决定这场政策成败的关键。 政策已出,效果如何?您认为菲律宾的电子签新政能吸引中国游客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鉴清评趣

鉴清评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