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迎强援,第二个马英九出现,当选后访问大陆。国民党主席投票改选只剩3天之际,郑丽文的赢面却得到再度扩大,好似胜出已是板上钉钉。在此种态势之下,其他候选人几乎不甘示弱地奋起反击,像罗志强就通过公开发声表态的方式强调自己会战至最后一刻。 数月前,国民党内部因路线分歧与代际更迭问题,长期处于微妙状态。原主席因政策执行不力与年轻派系的不满,导致支持率持续下滑,最终决定不参选连任。这一决定直接引发了多位中生代政治人物的角逐,其中郑丽文与罗志强等人的竞争尤为激烈。 郑丽文并非首次参与党内高层选举,但此次她的策略明显不同。过去,她以稳健的中间路线著称,此次却大胆提出“深化两岸交流”作为核心政纲,甚至公开表示“当选后将优先推动两岸高层互访”。 这一表态在党内引发争议,却意外获得基层党员与部分岛内民众的积极响应。更关键的是,一位被指具有“马英九式”温和务实风格的前政要,在改选前一周公开表态支持郑丽文,称其“兼具理想与务实,是当前国民党最需要的领袖”。 这位“强援”的身份虽未被完全公开,但多方线索指向一位曾主导两岸事务、在民间享有较高声望的退任官员。他的支持不仅为郑丽文带来政治资源,更直接改变了选民对她的认知——从“稳健派”升级为“可能推动两岸关系突破的领导者”。 面对郑丽文的崛起,其他候选人并未坐以待毙。罗志强作为另一位热门人选,近期频繁通过社交媒体与公开活动发声,强调自己“不会放弃任何一票”,并批评部分候选人“将个人政治前途置于党内团结之上”。他的团队更放出消息,称已掌握“关键选区”的动员资源,试图在最后阶段逆转局势。 然而,郑丽文的支持率并未因此动摇。根据最新民调,她的得票率已从两周前的32%跃升至48%,领先第二名近20个百分点。 这一变化与基层党员的态度转变密切相关。多位受访党员表示,当前国民党最需要的是“能打破僵局、重建两岸对话渠道的领袖”,而郑丽文的政纲与支持者背景恰好契合这一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郑丽文的“两岸牌”并非毫无风险。党内部分强硬派人士公开质疑其路线“过于软弱”,甚至有传言称,若她当选,可能引发党内路线分裂。但支持者认为,国民党若想重返执政,必须先修复与大陆的关系,而郑丽文是当前唯一具备这一勇气与能力的候选人。 改选前三天,各阵营的动员活动进入白热化。郑丽文团队在台北、高雄等关键城市举办多场造势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罗志强则选择深入基层,通过小型座谈会争取中间选民。与此同时,其他候选人如张亚中、江启臣等人虽未放弃,但因资源有限,已难以对前两名构成实质性威胁。 这场改选的结果,不仅将决定国民党的未来走向,更可能影响岛内政治生态。若郑丽文胜出,其推动的两岸交流政策或将引发连锁反应;若罗志强或其他候选人逆袭,则可能延续当前的保守路线。无论结果如何,这场选举都已成为观察台湾政治风向的重要窗口。 距离投票日仅剩72小时,郑丽文的“强援”能否助她一锤定音?罗志强的最后一搏是否会创造奇迹?国民党能否通过这次改选实现自我革新?答案即将揭晓。 那么,您认为谁更有可能当选?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参考资料: 多名议长倒戈支持郑丽文?国民党主席改选添变数|海峡导报社 最后一场辩论会登场!张亚中强调两岸和平,罗智强:我们是中国人|海峡导报社 国民党主席选举激战 罗智强:坚持到最后一刻绝不退选|中时新闻网
郑丽文迎强援,第二个马英九出现,当选后访问大陆。国民党主席投票改选只剩3天之际,
鉴清评趣
2025-10-16 11:49: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