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荷兰正式宣布了 ​2025年10月15日,荷兰国防大臣布雷克曼斯在

文武互娱 2025-10-16 11:57:13

快讯!快讯! 荷兰正式宣布了 ​2025年10月15日,荷兰国防大臣布雷克曼斯在北约防长会上宣布,向乌克兰提供9000万欧元无人机援助,专门用来买侦察和打击无人机,这也是荷兰几天内第二次援乌,之前刚宣布过2亿欧元计划 短短几天砸下2.9亿欧元,荷兰这波操作看得人眼花缭乱。老粉都知道,俄乌战场早成了无人机的“秀场”,乌军80%的攻击任务都靠无人机扛着,可现在前线部队每月只能拿到两三百架,跟去年一天一百架的规模比差远了。荷兰这9000万欧元专门盯着侦察和打击无人机,显然是掐准了乌军的命脉——毕竟没有侦察机找目标,打击机就是瞎飞,没有打击机补伤害,侦察到目标也白搭。 但掰开揉碎了看,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荷兰前几天那2亿欧元,其实是给反无人机系统的,现在又补无人机援助,一攻一防凑得整整齐齐。更值得琢磨的是,就在上周,荷兰刚和乌克兰签了联合生产无人机的备忘录,打算一起造60万架无人机。这哪里是单纯的“援助”,分明是把自家国防工业和乌克兰战场绑在了一起。荷兰国防大臣自己都坦言,这既是帮乌克兰,也是给荷兰军工找机会。 背后更关键的背景是美国的缺位。自从特朗普重返白宫,美国的援乌闸门就关了,欧洲只能硬顶上来。挪威今年援了75亿欧元,德国累计砸了436亿欧元,荷兰这2.9亿看着多,其实是欧洲补位大潮里的一朵浪花。可问题在于,欧洲再怎么发力,也绕不开一个坎——无人机的“心脏”不在欧洲。 乌军无人机里七成组件来自中国,小到电机电池,大到摄像头,都得靠中国供应链。去年中国收紧部分部件出口,直接让相关零件价格涨了三倍。荷兰花钱买的无人机,说不定核心部件还是“中国制造”。乌克兰想搞本土化生产,可本土电机厂每月才产10万件,跟前线每月上万架的损耗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俄罗斯早就看得明白,佩斯科夫直接说欧洲在“军事化”,快成了“参战方”。这话虽刺耳,却点出了本质:荷兰一边送无人机,一边建联合工厂,其实是把冲突的“长线”越拉越长。前线士兵靠无人机保命没错,但当援助变成产业链绑定,和平谈判的空间只会越来越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文武互娱

文武互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