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广西提督苏元春被押送京城将要斩首,他多年的同僚好友纷纷袖手旁观,唯有昔日的下属张勋拿出几万两白银上下打点,主动为其解围。[紫薇别走] 张勋变卖祖宅、妻子的陪嫁镯子,甚至动用了军饷备用金,凑足三万两白银,乔装成苏元春的远房侄子潜入京城,苏元春的罪名来得蹊跷。 他驻守西南边疆二十载,在中法战争中死守镇南关,战后主持修建的龙州小连城炮台群更是边防要塞,然而两广总督岑春煊一纸弹劾,指控他“克扣兵饷”、“纵匪殃民”,还曲解其诗作扣上“谋反”罪名,引得慈禧太后震怒。 张勋锁定三位能左右案情的关键人物:领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刑部尚书荣庆、慈禧心腹太监李莲英,对奕劻,他送上两万两银票;对荣庆,他献上名画加五千两白银;对李莲英,他通过关系转赠万两白银和翡翠鼻烟壶。 张勋常在权贵府邸外的雪地里苦等数小时,被家丁推搡辱骂已成家常便饭,但他一次次设法递话,陈述苏元春镇守南疆的功绩。 李莲英在慈禧耳边提及苏元春守边二十年的功绩,法国公使也因苏元春在广西曾公正对待法国商人而意外声援,慈禧改判苏元春流放新疆。 张勋如此倾力,源于二十年前的恩情,那时张勋还是个常被欺负的小兵,苏元春严惩霸凌者,把自己的牛肉干分给他充饥,后来张勋中弹高烧,苏元春拿出军中仅存的半瓶西洋退烧药救了他的命。 张勋到刑部大牢接出已被折磨得瘦骨嶙峋的苏元春,老将军泪流满面,感慨连累了张勋,张勋却笑道:“当年您救我的时候,也没怕过被法军砍头啊。” 苏元春最终病逝在流放地,但张勋的义举并未停止,他亲自将灵柩运回广西安葬,持续照顾其家人,并联合旧部连续上书申冤,清廷终于为苏元春平反,承认“功过相抵”。 素不相识的“铁笔御史”高楠也为苏元春鸣冤,甚至为此丢了官职,苏元春挪用军饷修建的边防工事直到民国时期仍在发挥作用,而诬陷他的岑春煊才是广西匪患的真正根源。 网友评论精选: 在苏元春身陷囹圄、同僚纷纷划清界限的至暗时刻,张勋的挺身而出犹如一道强光,照出了清末腐朽官场中难得的人性情义。 张勋的回报,远远超出了当年苏元春给予他的“一碗饭”、“一双靴子”或“一瓶药”的价值,他用自己的全部力量,为恩人争取到了一线生机。 张勋在历史上因“辫帅复辟”而饱受争议,但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历史人物往往是立体的、复杂的,他在此事中展现的忠义品格,是其人性中闪光的一面,值得被客观看待。 如果你的领导或对你有恩的前辈遭遇了类似的重大困境,你会像张勋一样,不惜可能付出巨大代价去帮助他吗?为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真实想法和理由! 信源:百度百科
1903年,广西提督苏元春被押送京城将要斩首,他多年的同僚好友纷纷袖手旁观,唯有
征途观史
2025-10-16 19:45:14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