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78年,“两弹元勋”钱三强的夫人何泽慧去市场买菜,小贩看何泽慧穿着补丁衣服,不屑地说:“老太太,不买就别乱摸,这个冬笋很贵的”。 1930年代初,何泽慧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当时系里直接劝所有女生退学,理由很简单——物理学不适合女人。 可何泽慧性格倔强,她不仅没有转系,还下定决心要比其他同学做得更好,后来,这个班级毕业时只剩10人,她的成绩排在第一名。 但性别歧视的阻碍并未消失,毕业后,她去军工署求职,虽然成绩是最优的,却因为是女性被拒绝,而她同届的男同学全部被录用。 何泽慧没有放弃,转而争取到去德国深造的机会,想学习当时最前沿的实验弹道学,可这个专业涉及军事机密,不向外国人开放。 性别和国籍成了她求学路上的两道难关,但她凭借出众的实力和才华,让德国教授克莱茨为她破例,允许她学习这个专业。 而支撑何泽慧如此执着的,是她深埋心底的家国情怀,据说,她曾亲眼看到抗日战争中受伤严重的士兵,内心受到极大触动。 她的父亲何澄,一位曾追随孙中山革命的长者,指着自己被日军打伤的腿告诉她,中国之所以挨打,就是因为武器太落后。 父亲的话,让她把模糊的爱国情感转化为对科学技术的追求,这也成了她一生的奋斗目标,她曾对德国导师坦言,自己学习就是为了帮助祖国抵抗侵略,也正是这份报国之志,让她和有着同样理想的钱三强走到了一起,1946年两人在巴黎结婚。 当时,何泽慧和钱三强在法国的研究事业正处于巅峰,他们全球首次观测到铀核“四分裂”现象,在国际科学界引发巨大反响。 他们的导师约里奥·居里夫妇极力挽留,希望这对才华横溢的伴侣能留在欧洲,可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祖国更需要我们。”1948年,他们冲破重重阻碍,毅然回国。 回国后,何泽慧把毕生所学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核物理事业,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过程中,她负责攻克了最关键的点火中子源。 后来,面对氢弹研发中的关键数据,西方国家耗时数年才得以验证,她带领团队只用了几个月就漂亮地完成了复核。 西方媒体称她为“中国的居里夫人”,但她自己从不把这些挂在嘴边,甚至从不与人谈论自己的成就,更令人敬佩的是,她有着辉煌的功勋,生活却极度简朴。 作为载入史册的科学大家,何泽慧的生活细节朴素得让人意外,她的衣服袖口和领口经常磨损,甚至打着补丁;钱包是自己缝的,私人印章是用旧牙刷柄刻的,连挖耳勺都是用吃完的糖葫芦竹棍做的。 喝完的牛奶袋,她会洗净后整齐收好;家里的冰箱用了二三十年,坏了就自己动手修理,直到92岁高龄,她还坚持去单位上班,却拒绝了单位配备的专车,每天坚持挤公交。 这种“反差”并非矛盾,而是她的主动选择,她刻意放下了“功勋”带来的物质享受和名誉光环,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何泽慧的一生是不断突破阻碍、奉献自我的一生,她打破了性别偏见,将个人命运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又将显赫声名与平凡生活分离开来。,她留给国家的,不仅是核物理领域的重要成果,更有一座精神丰碑。 信源:澎湃新闻 这一天,值得所有人铭记!背后有她们……
[微风]1978年,“两弹元勋”钱三强的夫人何泽慧去市场买菜,小贩看何泽慧穿着补
千浅挽星星
2025-10-17 19:42:58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