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闹下去结局可能就是脱钩。中国持续抛美债。中国能从美国买的只有芯片。而美国又不卖给我们。且层层限制我们。我们要美债没有什么用! 这些年咱们手里的美债一直在减,从2022年4月跌破一万亿美元之后就没回头过,2022年一年就减了1700多亿,2023年减了500多亿,2024年又减了570多亿,到2025年7月的时候,已经降到7307亿美元了,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为啥要不停抛?还不是因为这东西越来越不顶用了。以前手里有美债,好歹能当成和美国做买卖的底气,可现在美国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咱们急需的东西它不卖,没用的东西又犯不上用美债去换。 就说大家都知道的芯片,这可是咱们从美国进口的重要东西,2024年美国出口的芯片里有17.2%都卖到了中国,可见咱们多需要。 可美国偏要卡脖子,从2018年就开始借着所谓的“301调查”对芯片加关税,2022年更是直接下了禁令,限制芯片和制造设备出口,连“美国人”参与中国的半导体项目都不行。 之后变本加厉,2023年、2024年、2025年一次次升级规则,到2025年5月,干脆不让用华为昇腾这样的中国芯片,连美国的人工智能芯片都不许用来帮中国训练模型。 更狠的是搞了个“穿透性规则”,只要母公司被制裁,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也跟着受限制,一下就影响了咱们几千家企业,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全产业链都被盯着打压。 咱们商务部都看不下去了,2025年9月专门立案调查,说这就是歧视性措施。可调查归调查,芯片该买不到还是买不到,手里的美债就算再多,也换不来一片能用的高端芯片。 再看看其他能从美国买的东西,以前还能买点大豆、棉花、汽车这些,2024年美国一半以上的大豆、近三成的棉花都卖给了中国。 可这些东西不是非美国不可,巴西的大豆、印度的棉花质量也不差,咱们完全能从别的地方买,犯不着拿着宝贝似的美债去换。真正刚需的只有芯片,偏被美国死死攥着不给,那美债的价值可不就大打折扣了? 更让人窝火的是美国的层层限制,不光是芯片,各行各业都在受影响。2025年4月美国对中国的海事、物流企业搞“301调查”,10月就开始收额外的港口服务费,专门针对中国的船舶,这明摆着就是破坏贸易。 之前还对钢、铝、铜这些原材料加关税,美其名曰“维护国家安全”,世贸组织早就裁定这违反规则了,可美国根本不当回事。连机器人、医疗设备这些也开始调查,摆明了就是要全面遏制。 在这种情况下,中美贸易往来越来越难,脱钩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以前美债还能作为外汇储备里的“硬通货”,用来稳定汇率、方便贸易结算,可要是真脱钩了,贸易量下来了,汇率也有别的办法稳,美债的这些用处也就没了。 还有个实在的问题,美债这东西并不保险。美国这些年印了太多钱,美元一直在贬值,手里的美债跟着缩水,就像存银行的钱越存越不值钱。 而且美国还总闹债务违约,动不动就威胁不还利息不续借,虽然每次最后都解决了,但谁能保证以后一直靠谱?现在它都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卡咱们脖子,真到了撕破脸的时候,说不定就会拿美债做文章,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 咱们持续抛美债也是看透了这点,与其拿着一堆没用又危险的债券,不如慢慢换成实在的资源,或者用来支持国内的产业发展。 把抛美债的钱投到咱们自己的芯片研发上,就算一时半会儿赶不上美国,总能一点点突破,总比看着美债贬值、芯片又买不到强。 现在咱们已经在这么做了,减持美债的同时,也在找其他贸易伙伴,扩大和欧洲、东南亚的合作,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所以说,美债真的没多大用了。美国不给咱们需要的芯片,还处处限制,再闹下去真脱钩了,这债券既换不来东西,又没了结算价值,留着就是个累赘。 咱们持续抛美债,就是看清了这个道理,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靠自己,这才是最实在的。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2025-04-1236万亿美元债务压顶!特朗普关税下,民众抱怨涨价,美元暴跌、美债被抛售,美国富人谨慎对待“抄底”!好莱坞也空前紧张了
荷兰冻结安世半导体资产后,中国禁止出口安世中国生产的部件和组件。这就意味着荷兰安
【1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