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学者表示,就国家层面而言,当今世界美国是第一,其次是俄罗斯,第三肯定是印度,第四是中国。 印度人能有这种底气,和国内一直以来的大国情结分不开,从开国总理尼赫鲁那时候起,就喊着要么做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这种想法刻进了不少精英的骨子里。 莫迪政府上台后,更是把这种野心摆到了台面上,又是自称全球南方的领头羊,又是说要当印度洋的安全提供者,各种定位一个比一个高。 可口号喊得响,现实的短板却不少,就说经济吧,表面看增速不慢,但底子太薄,贫困问题一直没解决,还有上亿人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每天的收入连基本生活都难保障。 去年的全球饥饿指数里,印度在一百多个国家里排到了一百一十名开外,这样的民生基础,离真正的强国还差得远。 再看硬实力的核心工业和国防,差距就更明显了,中国早就建成了全品类的工业体系,小到螺丝钉,大到空间站,几乎都能自己造,产业链完整度在全球都是顶尖的。 可印度的工业就差了一大截,别说高端制造,就连普通的军工产品都严重依赖进口,战机、军舰的核心部件大多是从国外买的,自己造的装备要么工期一拖再拖,要么性能不稳定。 之前印度自己搞的航母,折腾了十几年才下水,试航的时候还出了不少问题,这样的自主能力,和能独立研发隐形战机、航母的中国比,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这种排名其实暴露了一种认知失调,既渴望快速崛起,又不愿正视和其他国家的差距,只能靠夸大自己、贬低别人来找心理平衡。 就像印度总把中国当成竞争目标,却没看到中国的发展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从脱贫攻坚到科技创新,每一步都扎扎实实地解决了实际问题。 而印度自己,周边关系没理顺,国内民生拖后腿,却一门心思靠排名刷存在感,这种自信根本站不住脚。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所谓的“优势”很多是虚的,比如他们常说的人口红利,要是教育跟不上,大量劳动力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反而会变成发展的负担。 还有所谓的国际影响力,看似和欧美走得近,又想拉拢周边国家,可实际在关键国际议题上,能拿出的实在贡献并不多,反而因为“远交近攻”的老思路,把不少邻国关系搞得很紧张。 说到底,国家实力从来不是靠自说自话排出来的,得看经济民生的底子,看工业科技的硬实力,看国际社会的真正认可。 这位印度学者的排名,更像一场自导自演的心理安慰,既骗不了别人,也掩盖不了自身的问题。 真要实现大国梦,与其在排名上找存在感,不如踏踏实实解决国内的贫困、工业短板这些真问题,毕竟实力是干出来的,不是排出来的。 参考资料:环球时报《印度称再过两三年将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印度学者表示,就国家层面而言,当今世界美国是第一,其次是俄罗斯,第三肯定是印度,
观今言史啊
2025-10-18 14:55:09
0
阅读:60
人参蘸大酱
印度第一 吹🐮B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