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纠正一下 这不是荷兰来谈判 应该是荷兰是“请求”得到我们的谅解,不然的话荷兰

握不住的是風 2025-10-19 16:11:00

应该纠正一下 这不是荷兰来谈判 应该是荷兰是“请求”得到我们的谅解,不然的话荷兰就是国内的一个省的产值,把它放入冰箱,啥时候需要的话拿出来解冻。 最近荷兰主动来找中国沟通,不少人说这不是平等谈判,更像是来求个理解。为啥这么说?看看双方的实际情况就清楚了。 先看经济规模。2023年荷兰全年的经济总量大概1.15万亿美元,跟咱们广东省差不多,广东同年是1.1万亿美元。单从这一点看,荷兰想在和中国打交道时摆架子,确实没底气。 再说说双方的生意依赖。荷兰80%的生产原料都得从国外买,其中有8种特别关键的材料,像稀土、锗这些,是他们搞半导体、新能源产业的必需品,而这些材料60%以上都从中国进口。要是没了这些,他们的核心产业根本转不动。 日常贸易里的依赖更明显。2024年中国卖给荷兰的电子产品、机器设备这些,总共卖了584亿欧元,占了荷兰这类东西进口量的42%。小到芯片的包装材料,大到工厂里用的设备,荷兰很多企业每天都得靠这些中国货维持生产。 不过荷兰最近的做法有点矛盾。一边说要限制先进光刻机卖给中国,另一边又急着找中国,希望放宽对安世半导体的相关限制。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他们一边要应付外面的压力,一边又怕真闹僵了,自己的产业受损失,说白了就是想找个平衡,求中国能理解他们的难处。 欧洲汽车协会前不久出了个报告,里面提到要是贸易限制一直拖下去,荷兰和欧洲的汽车厂可能拿不到足够的零件,光荷兰本土就有3万多个工作岗位要受影响。这也说明,真要是合作断了,两边的日子都不好过。 之前有人说中国有“把荷兰放进冰箱”的主动权,这话虽然有点直白,但确实点出了中国在供应链和市场规模上的优势。但话说回来,现在全球经济连在一起,谁也没法完全控制谁。荷兰的半导体技术有它的价值,中国的市场和供应链对全球也很重要,双方其实是互相需要。 这次荷兰主动来谈,说白了就是认清了现实:做生意没有绝对的强势方,与其纠结谁的姿态高低,不如坐下来好好聊。毕竟只有好好合作,两边的企业才能安稳运转,靠这些合作吃饭的普通人也能踏实过日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2
握不住的是風

握不住的是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