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起,所有去欧洲旅游的中国人,护照上再也看不到熟悉的申根章了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19 18:07:08

2025年10月12日起,所有去欧洲旅游的中国人,护照上再也看不到熟悉的申根章了!取而代之的,是指纹全录、人脸扫描、数据联网的"电子监控"时代正式开启!   其实这所谓“没章可盖”,就是用EES电子出入境系统彻底取代了用了好多年的人工盖章,这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大招”,而是筹备了八年多、砸了8亿欧元的既定计划,从2025年10月12日开始就在29个申根及关联国家分阶段落地,到2026年4月会全面覆盖所有机场、港口和陆路口岸。   咱们得先说清楚,消失的是申根实体章,取而代之的EES系统可不是简单的“电子监控”,它就是个统一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专门记录非欧盟国家公民的出入境动态。   不管你是持申根短期签证的中国内地游客,还是凭港澳护照免签入境的旅客,只要是短期停留(每180天不超过90天),都得走这套流程。   具体操作也不复杂,你第一次入境的时候,得在自助终端扫一下护照,再采集两枚指纹和一张面部照片,这些生物信息还有入境的时间、地点会直接录进系统,离境的时候再扫一次就完成流程了,系统会自动算出你还能在申根区待多久,根本不用像以前那样对着护照上的印章算天数,也能避免人工盖章漏盖、错盖的麻烦。   有人可能觉得这是变严了,其实核心是欧盟想解决以前的老问题。以前的实体章有俩漏洞,一个是造假容易,有些非法移民会伪造入境章来掩盖超期滞留的情况;另一个是信息零散,申根国之间没法实时共享旅客动态,明明在德国已经超期了,到法国可能还查不出来。   EES正好补上了这些窟窿,所有数据联网之后,29个国家的边境官员随时能调阅旅客记录,一旦发现超期,信息会保存五年,要是多次违规,下次入境直接就受限制,这对打击非法移民和身份造假来说,算是从根上解决问题。   而且对游客来说也不全是麻烦,第一次录完生物信息,三年内再去欧洲就能走e-Gate自助通道,不用再排长队等人工核验,长期看通关效率反而更高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得走全套流程,12岁以下的孩子不用采指纹,就拍张照片就行;要是持有申根成员国的居留卡或者长期签证,直接不用登记,揣着证件就能过检,这也算是给常居欧洲的人留了方便。   不过有个关键得注意,过渡期内可能会有点乱——10月到11月底,不是所有口岸都强制采生物信息,到年底得有35%的口岸能全面采集,直到明年3月底才要求所有口岸配齐设备。   所以这段时间去欧洲,可能有的机场已经不盖章了,有的还在过渡期,要是想收藏最后一批申根章,得提前跟边检人员说一声,不然默认就走电子登记了。   这还得跟大家分清EES和另一个常被说的ETIAS系统,这俩事完全不搭边。EES管的是“出入境记录”,不管你免不免签都得录;ETIAS是针对免签游客的“预登记系统”,得提前在线注册交7欧元,有效期三年,要到2026年底才实施,现在完全不用操心。   欧盟搞这套组合拳,本质是在申根区开放流动的基础上补安全短板,毕竟这些年欧洲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和非法移民压力不小,边境管理数字化是必然趋势,之前人工盖章的方式又低效又容易被钻空子,早就跟不上需求了。   对咱们中国游客来说,变化其实没那么复杂,申根签证该怎么申请还怎么申请,就是入境时多了道采集生物信息的手续,第一次可能要多花几分钟,但之后再去就能快速通关了。   最关键的是离境必须走EES登记,要是忘了在机场扫护照,系统可能会误判你“逾期滞留”,这个信息会存五年,会影响下次入境。   至于有人担心的隐私问题,欧盟有明确规定,这些生物数据只供边境管理和执法部门使用,不会随便泄露,正常旅客的记录三年后就自动删除,不算过度监控。   说到底,申根章没了就是传统边境管理被数字化取代的事,不是针对中国游客的特殊政策,而是欧盟对所有非欧盟国家旅客的统一规矩。   虽然少了个收藏旅行印记的小乐趣,但从通关效率和出行安全来看,这种升级其实是好事——毕竟没人想因为盖章失误算错停留天数,更没人希望边境有漏洞给安全埋下隐患。   等2026年系统全面运行稳定了,那些刚开始可能出现的排队延误也会没了,到时候刷指纹、扫人脸通关会成常态,这事也就没什么新鲜的了。  

0 阅读:23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