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闪电战”打成“消耗战”,俄军的钢铁洪流,被自己错误的战术思想,困死在了乌克兰的泥潭里。他们一次次把乌军打退,又一次次看着乌军在西方的补给下卷土重来,始终没想明白:不以歼灭敌人主力为目的的进攻,都是在浪费弹药! 中国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核心就不是夺取城市,而是设下圈套,成建制地围歼国民党的精锐主力。一旦敌人的骨干建制被打光,有生力量被彻底消灭,防线自然崩溃。如果当年只是“击退”,那国民党主力退守南方后,战争只会无限期延长。 俄军初期的多路突进,恰恰犯了反向的错误。战线拉得太长,后勤补给断裂,乌军根本不与你死扛,而是机动转移,保全主力,反过来专打俄军的薄弱环节。俄军的初期优势,完全没有转化为决定性胜利。 战线稳定后,俄军的战术依然是“击溃战”。攻下一个据点,乌军主力就计划性后撤,回到后方,西方的武器和人员马上补充到位,很快又是一支能打的部队。俄军等于是在用自己有限的人力和物资,陪着同一批乌军,玩一场永无休止的消耗游戏。 打了三年,俄军才终于发现,把对手赶跑,和让对手彻底从战场上消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只要乌军的主力还在,指挥体系还在,西方的输血还在,这场战争就永远不会有尽头。 学会集中优势兵力,用“外科手术”式的歼灭战,彻底打断乌军的脊梁,而不是满足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可能才是这场战争唯一的终局。 你怎么看俄军的“战略迷茫”? {我的分析,不看热闹,只看门道!转发收藏 → 随时复盘 | 点赞关注 → 快人一步!主页精彩内容,【点我头像】立马观看!}
7分钟火海吞噬克里米亚:乌军夜袭破防,俄军防空自击引危机来源:心灵暴风雨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