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前大使伯恩斯说,“中国是可敬的对手,中国已经不是美国两党所认为的缺乏创新

文史啊旺 2025-10-20 15:53:57

美国驻华前大使伯恩斯说,“中国是可敬的对手,中国已经不是美国两党所认为的缺乏创新的中国了,美国还错误地以为中国还是以前的那个模仿者;现在的中国,那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在很多方面与美国旗鼓相当,中国绝不会让自己受威胁,受到侮辱,甚至成为输家,中国不再有自卑感,所以不会再屈服。 美国两党政客老爱把中国贴上“只会抄袭”的标签,以为北京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的加工厂阶段。可事实摆在那儿,中国的高铁里程早超美国总和,全球第一;电动车销量,2024年比亚迪和特斯拉的份额相当,中国品牌出口到欧洲拉美,逼得底特律车厂加班加点升级电池技术。量子计算领域,中科院的九章三号机在2023年就跑出美国谷歌的量子霸权实验两倍速度,投资规模上,2024年中国AI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2.5%,跟硅谷不相上下。这些不是空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从2010年的全球第十三,蹿到2023年的第一大专利申请国,本土创新专利占比超60%。 伯恩斯这番话,说得直白点,就是戳破了华盛顿的泡影。以前美国人觉得中国经济靠低端制造和外资,创新全靠偷技术。可现在呢?中国半导体产业,虽然芯片卡脖子,但中芯国际的7纳米工艺2024年量产,华为的麒麟芯片回归,靠的是国家实验室的自主攻关。生物科技上,复星和药明康德的mRNA疫苗平台,跟辉瑞莫德纳平起平坐,新冠期间出口上百国。伯恩斯在智库演讲里提过,这些变化让中国决策层没了从前的退让心态。北京现在在WTO框架下维护规则,同时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覆盖140多个国家,2024年贸易额超2万亿美元。威胁论在美国流行,可中国军力现代化是防御性的,东风系列导弹的射程覆盖亚太,但部署逻辑是反介入,不是主动出击。南海仲裁案后,北京填海造岛,建了跑道和雷达站,但航行自由照旧,美国军舰过境上百次,没挡一次。 你看,中美在很多领域的较量,已经不是单方面碾压。中国航天,2024年天问三号探日成功,长征火箭回收率超90%,NASA的阿尔忒弥斯计划还卡在预算上。气候合作,北京承诺2060碳中和,2024年风电光伏装机全球第一,美国的IRA法案虽投了3700亿,但执行慢半拍。伯恩斯强调,中国不会让自己成输家,这话接地气,因为北京的自信来自实打实的底气。过去百年,中国从积贫积弱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从1978年的156美元,到2024年的1.3万美元,脱贫人口8亿,这不是靠乞怜得来的。华盛顿的关税壁垒和科技禁运,反而逼中国自力更生,芯片国产化率从2018年的15%升到2024年的35%,稀土出口管制让全球供应链重塑。 伯恩斯这辈子,从外交官到情报头子,见证中美从伙伴到对手的转变。他的话听着中肯,因为他亲身在场。华盛顿两党老爱炒“中国威胁”,但忽略了北京的韧性。中国经济韧性强,2024年GDP增速5.2%,出口结构从服装鞋帽转向高端装备,机电产品占比60%。创新上,阿里和腾讯的云服务,全球份额第二,字节跳动的算法推荐,影响上亿用户。伯恩斯提醒美国,别再当井底之蛙,得承认对手的进步。中国不会屈服,因为自尊是民族脊梁,从不靠外人施舍。未来中美博弈,长远看,合作空间大过零和,气候、疫情、非扩散,这些领域,北京的贡献实打实。伯恩斯退休后,继续在智库发声,2025年2月在芝加哥大学演讲,强调对话比对抗靠谱。中国已不是模仿者,而是并跑者,甚至领跑者。这话听着耳熟,但出自他嘴,份量不一样。 话说到底,伯恩斯的转变反映了美国精英的清醒。中国崛起是历史潮流,挡不住也无需慌张。北京的自信,不是嚣张,而是实力的自然流露。华盛顿如果还抱着老眼光,关税加码、科技脱钩,只会自伤。2024年中美贸易额超6800亿美元,苹果供应链离不开富士康,波音订单靠中国市场。军事上,中国陆军现代化,歼-20隐身机服役超200架,但部署是区域防御,美国的F-35全球巡航才占优。伯恩斯在回忆录里写过,外交是讲实力的艺术,中国懂这个道理。美国也该学着点,别总想当老大,得习惯平等对话。中国不再自卑,不会再让步,这不是威胁,是现实。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