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将清华薪资,诺贝尔奖金捐献出来,看到金额,才知道多伟大 很多人只记得他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改变人类对微观世界认知的科学泰斗,却很少有人知晓,这位耄耋之年归国的学者,把自己最珍贵的财富全留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 清华给杨振宁开出的年薪高达100万元,在那个年代堪称天价,可他分文未取,悉数捐给了自己牵头创办的清华高等研究中心。更让人动容的是,他卖掉了美国纽约的豪华住宅,凑出100万美元捐给清华,连诺贝尔奖金的一部分也没留作私用。 这些钱不是冰冷的数字,是他为中国科研铺路的一块块基石。他用这些捐款设立奖学金,让家境贫寒的科研苗子能安心求学;搭建学术平台,把世界顶尖的学者请到清华交流。朱邦芬院士曾披露的细节更让人泪目,为了给南开的学术会议筹集经费,他发着高烧去唐人街演讲,还特意把美元换成小额钞票捆在包里带回国内。 有人曾质疑他归国的动机,甚至编造“18亿资产”“翁帆独吞遗产”的谣言,可事实却狠狠打了这些人的脸。据统计,他和翁帆累计向清华捐赠超2000万元,还为中山大学留下价值不菲的研究大楼和千万现金。 他的伟大从不止于学术成就。81岁定居清华后,他把“培养世界级科研人才”当成这辈子最后一件值得做的事。凭借自己的国际声望,他游说1200多名青年学者出国深造,绝大多数都学成归国成为栋梁;力邀姚期智等顶尖专家加盟清华,让中国的基础科研水平直接跨越了几十年。 那些嘲笑他“晚年归国享清福”的人,根本不懂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他放弃美国优渥的生活,不是为了名利,而是看到祖国需要顶尖人才引领科研方向。他曾说,自己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中国人摆脱了“不如人”的心理,这份自信的建立,比任何科研成果都珍贵。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有人把财富当成炫耀的资本,杨振宁却把毕生积蓄变成了照亮中国科研前路的光。他的捐款数额固然惊人,但更伟大的是那份“倾其所有”的决绝,是“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坚定信念。 如今,清华高等研究院早已成为世界知名的科研高地,无数青年学者在他搭建的平台上发光发热。这才是真正的慈善,不是一时兴起的捐赠,而是为国家未来播撒希望的长远布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武汉理工大学被称为“984.5大学”,有点过誉了,对学校也不是好事。首先地理位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