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赌上国运:62%财政砸向战场,每日停电12小时的城市还能撑多久?

好学百灵鸟 2025-10-22 08:13:01

就在刚刚 乌克兰宣布了 ​10月21日,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投票通过2025年国家预算修订案,宣布追加3247亿格里夫纳国防支出,按最新汇率折算约合553亿人民币、78.4亿美元。 如今,全年军费总额逼近2.96万亿格里夫纳,占总财政支出的62%,占GDP比重超过四分之一。 一个国家,将近三分之二的财政砸向战场,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医院、学校、电网重建,全都得为子弹让路。 而经济现实正越来越严峻。乌克兰预计2025年GDP增速仅2.7%,但战争造成的年度损失高达1200亿美元。换句话说,拼尽全力恢复的经济,还抵不上战场上的消耗。 更危险的是,西方“输血”正在减弱。今年夏天以来,欧洲国家对乌援助承诺同比下滑近六成。曾经源源不断的支援,如今变得犹豫而谨慎。 这笔追加预算中,近九成依赖国际援助。乌克兰的战争能力,已与欧美政治风向深度绑定——盟友一收紧钱包,前线就可能“断电”。 政府称,部分资金将来自被冻结的俄罗斯海外资产收益。听起来很解气,像是“用普京的钱打俄军”,但实际规模微乎其微。面对俄军日均数亿美元的消耗,这点钱连“止血”都谈不上。 网友热议: 有人点赞:“不加大投入,明天就可能亡国,这是生存之战。” 也有人担忧:“这哪是打仗?分明是拿国运转赌局,赢了也没家了。” 一位在乌华人留言:“我在基辅,每天停电12小时,医院靠发电机撑着,可政府还在买导弹。我们撑得住,但能撑多久?” 我的看法: 乌克兰的坚持值得尊重,但这种“全民战时化”的模式,已接近极限。 教育停摆、青年参军、女性顶岗、城市残破,社会结构正在被战争重塑。一旦停火,等待它的不是胜利的欢呼,而是重建的天量账单。 战争或许能用炮火结束,但和平必须靠经济、民生和人心一点点重建。 当炮火停歇,真正的考验才开始。 一个把一切都押给战场的国家,赢了,是幸;输了,是命;但无论输赢,代价都太过沉重。 你怎么看? 是继续全力支持,还是该为战后做打算? 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想法。

0 阅读:127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40

用户16xxx40

2
2025-10-22 09:21

为什么乌克兰人要在犹太人土地上建国?

iscking

iscking

1
2025-10-22 08:45

自找的

猜你喜欢

好学百灵鸟

好学百灵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