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欠外国多少钱?官方公布了最新的外债余额,截至6月末,一共24368亿美元,相当于每个人“平均”背负1700美元左右。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这个数字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咱们中国也欠这么多?而且人均1700美元,折合人民币差不多1.2万元。这么算下来,好像每个中国人都在“替国家还债”。但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明白——“外债”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外债就是国内的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甚至个人,从国外借来的钱,不管是以美元、欧元还是日元结算,只要是从外国借的,就算外债。 它和普通人借钱不一样,这笔钱往往用来搞投资、买设备、建项目,甚至用于贸易融资。换句话说,只要能带动经济增长、赚回外汇,这种“欠债”反而是一种杠杆。 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末,中国外债余额为24368亿美元,比去年底略有增长。这个数字里,有一半以上是企业债,还有银行的短期融资和政府的主权债。 有人可能会担心,这么多外债是不是风险太大?其实不然。因为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手里握着世界第二多的外汇储备,超过3.2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即便把所有外债一次性还清,中国也还有“余粮”。 但这次公布的数据,引发的讨论并不止于“我们欠了多少”,而是在一个更宏观的层面——当中国公布债务数据的同时,联合国却在喊“没钱了”。这就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全球经济的另一面:一个是“欠钱还能发展”,另一个是“有钱不愿掏”。 2024年,联合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财政危机。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多次讲话中直言,联合国的现金流“快要断了”,部分项目可能被迫停摆。 要知道,联合国每年的运行经费来源,主要是各成员国缴纳的会费和维和经费。而按照联合国的摊派规则,美国、中国、日本、德国等经济体承担的比例最高。可问题在于——美国,这个“头号缴费大户”,却成了拖欠会费最多的国家。 根据联合国的官方统计,美国拖欠的常规预算和维和经费,占到全部欠款的八成以上。光是维和摊款,就积压了几十亿美元。 更夸张的是,美国每次被催缴,就拿“政治理由”作挡箭牌:比如不满联合国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或者不认可某些发展中国家项目的资金分配,就直接暂停付款。说白了,他们把本该履行的国际义务,当成了一种政治工具。 这种“会费外交”,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就开始利用拖欠会费,逼联合国改革。近几年,这种做法愈演愈烈。 每当联合国做出不符合美国利益的决议,比如在巴以冲突、气候协议、伊朗核问题等方面,美国就会“卡会费”作为报复。久而久之,联合国的运转越来越困难,很多关键领域——比如人道主义救援、教育、气候行动项目——都面临资金短缺。 这就形成了一个讽刺的局面:一个国家手握印钞机,却欠着全球最大的国际机构的钱;而另一个国家,手里背着外债,却还在不断为全球经济输血。 事实上,中国每年都按时足额缴纳会费,还多次主动增加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非洲粮食危机、气候变化等议题上,中国通过多边渠道提供了大量援助。 有人说,中国“背着外债还出钱帮别人”,这是不是“吃力不讨好”?其实,这正是国际责任感的体现。一个真正的大国,不仅要有实力,还得有担当。 外债并不意味着“穷”,关键看这笔钱用在什么地方。比如企业从国外贷款,用于扩大生产、购入高端设备,未来能带来利润,这种债就是“好债”;但如果是为了填财政窟窿、补短期支出,那才叫“坏债”。 中国的外债结构总体健康,短期债占比较低,大部分都流向了投资和建设领域。更重要的是,中国外债的利率普遍较低,偿还风险也不大。 反观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它的债务问题才是真正的“火山口”。截至2024年,美国国债总额突破35万亿美元,人均负债高达10万美元。 美国政府每年光是支付利息就超过8000亿美元,还得不断举债维持财政平衡。更讽刺的是,他们一边欠全世界的钱,一边还在批评别国的“债务风险”。 在联合国会费问题上,美国的“赖账逻辑”已经变成一种惯性。只要形势不对,就拿钱说事。2024年夏天,联合国秘书处向各成员国发出内部警告:若资金问题得不到解决,联合国部分人道主义项目将被迫暂停,部分员工可能面临薪资拖延。 这一消息传出后,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强烈反应。非洲一些国家代表直接发声,批评美国“既要掌控话语权,又不愿掏钱”。 而就在同一时期,中国却在另一端积极行动——不仅按时缴纳会费,还继续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项目落地。 从减贫经验的推广,到清洁能源合作,中国在多个国际场合表示,支持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权威。这样的对比,不仅体现出不同国家的国际态度,也折射出现实的国际格局变化。
安世的非法CEO来到中国,想要与中国进行协商谈判! 安世半导体事件最初的导火
【5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