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求锤得锤,130万吨大豆登上中国货轮,却没有一粒是来自美国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早从2018年就开始了。那时特朗普推出一堆关税,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税率,中国直接对美国农产品回击,尤其是大豆这种大宗商品。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每年需要上亿吨来做饲料和食用油,以前美国占了大头,出口量能到几千万吨。可贸易战一打,美国大豆就被加了25%的关税,价格就不具竞争力了。 中国买家自然转头找更便宜、更稳定的来源,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就成了首选。巴西土地广袤,产量巨大,阿根廷的潘帕斯平原也产出优质大豆,价格比美国低个5%到10%,而且这些国家不爱掺和政治,简单直接。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暴跌,从140亿美元掉到31亿美元,农民们库存堆积,价格崩盘,很多农场主不得不靠政府补贴勉强过日子。 特朗普当时承诺给农民援助,但那只是杯水车薪,长期市场份额丢了,再想抢回来可难了。中国不想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分散风险成了常态。巴西的出口份额从那时起就翻倍,阿根廷也签了长期协议,用人民币结算,避免美元波动。 快进到2025年,特朗普第二任期,贸易战又升级了。中国完全停购美国大豆,从5月起,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量为零。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一路下滑,农民成本高企,化肥、种子、机械都涨价了,因为关税还波及到这些进口品。行业协会美国大豆协会的报告说,过去七年,美国对华出口平均占总出口的60%,现在直接腰斩。 巴西每年扩产,有能力填补空缺,阿根廷也趁机抢单。9月23日,阿根廷政府临时取消粮食出口税,目的是吸引外汇,刺激销售。中国买家反应超快,当天就签了10船大豆订单,总量65万吨。 第二天又加码,再来10船,有65万吨。两天时间,20艘货轮,130万吨大豆,全是中国订单。这些大豆主要用于第四季度库存,本来是美国大豆的黄金销售期,现在全被南美抢了。阿根廷出口订单创七年新高,月销量上千万吨。 中国需要稳定供应,大豆是猪饲料和鸡饲料的主要原料,国内畜牧业依赖这个,食用油价格也得稳住。中国进口总量去年是2213万吨美国大豆,价值120亿美元,但今年零采购,转向阿根廷和巴西,巴西出口创纪录。 阿根廷还承诺未来五年每年至少300万吨供应中国,用人民币结算,避开美元风险。 贸易战让中国加速多元化,巴西扩产,土地资源丰富,能持续供应。阿根廷受益于此,出口激增,碾压厂开工率高,就业增加。相比之下,美国中西部农场,库存压力大,价格挤压,农场拍卖增多。 特朗普吹嘘能让中国离不开美国大豆,但事实是,中国找到了更好选择。阿根廷签长期协议,未来供应稳定。 贸易不是欺负,而是互利,和平发展才是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