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英国《金融时报》10月23日刊登的专访中作出两大判断:一、全球正处于重大过渡期,正逐步迈向“后美国”秩序和多极世界时代;二、美国不再愿意担任国际秩序的担保人,目前也没有任何国家有能力或意愿,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缺。 以前美国在国际上那是说一不二的主儿,可现在呢,自家政府三天两头停摆,连驻德美军基地的本地雇员工资都发不出来,最后还得德国自己垫钱。 这就好比一个曾经的武林盟主,突然连手下小弟的饭钱都掏不起了,威望能不打折吗? 更要命的是,美国在北约里也开始耍脾气,一会儿要求盟友把军费提到GDP的5%,一会儿又威胁要退出北约。 这哪像个盟主啊,分明就是个斤斤计较的小商贩,整天跟盟友算着鸡毛蒜皮的账。 美国不愿意当担保人,那谁能顶上呢?有人说中国,可中国自己还在忙着解决发展问题呢。 黄循财说得挺实在,中国还是个中等收入国家,有一大堆国内挑战要处理,再说了,中国一直强调不搞霸权,主张大家平等合作。 就拿东南亚来说,中国虽然和东盟签了升级版的自贸协定,但更多是在做生意,没想过当什么老大,这种低调的做法,和美国当年满世界插旗子的风格完全不一样。 那其他国家呢?欧盟倒是想团结起来,可内部也是矛盾重重,法国想当欧洲老大,德国忙着处理能源危机,东欧国家又一门心思抱紧美国大腿。 在这种乱局里,最难受的就是中小国家了,就拿新加坡来说,这个弹丸之地夹在中美之间,日子过得战战兢兢。 黄循财想出了个办法,拉着新西兰、阿联酋这些国家搞了个“未来投资和贸易伙伴关系”,说白了就是抱团取暖。 这种策略挺聪明,既不得罪大国,又能在夹缝里找点安全感,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大国之间真的打起来,这种小圈子又能顶什么用呢? 现在的世界就像一场没有裁判的足球赛,以前美国当裁判的时候,虽然吹哨子有点偏心,但好歹能维持个秩序。 现在裁判撂挑子了,球员们就开始各玩各的,有的拼命抢球(比如美国搞关税战),有的忙着筑人墙(比如欧盟推数字税),还有的在旁边看热闹(比如印度)。 这种情况下,犯规、打架肯定少不了,说不定还会闹出人命。 不过,乱局之中也有机会,就像当年维也纳会议之后,欧洲列强虽然勾心斗角,但好歹维持了一百年的和平。 现在的世界虽然更复杂,但也不是没有希望,比如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就给很多国家提供了新的合作思路。 再比如人工智能、清洁能源这些新技术,说不定能成为重塑世界秩序的关键。 黄循财的警告,其实是给所有人提了个醒,这个世界已经回不去了,美国的衰落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新的秩序还没成型。 在这个过渡期里,谁都别想独善其身,大国要学会放下身段,小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大家一起努力,说不定能在混乱中闯出一条新路来。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美学者:对后美国时代的秩序,有理由乐观》

大侠
弹丸小国天天BB赖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