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轻的一代,为何认为“日本全面侵华”是被迫的反击?看日本最新的初中历史课本,

恰似江楼月 2025-10-25 00:50:05

日本年轻的一代,为何认为“日本全面侵华”是被迫的反击?看日本最新的初中历史课本,你可能就明白了。 说起日本年轻一代对历史的看法,总让人觉得有点别扭。尤其是他们怎么就把1937年那场全面侵华战争,看成是日本军队被迫还手的防御行动?这事儿根子其实不深,就藏在他们从小学到初中的历史课本里。2025年最新的初中教材,比如东京书籍出的《新编社会历史》和令和书籍的《国史教科书》第七版,对卢沟桥事变的描述,简单得像在说一场意外的街头斗殴。书上写: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北京郊外卢沟桥附近搞夜间演习,突然听到不明枪声,第二天拂晓,日本部队回击了国民革命军的阵地,两边就这么打起来了。这听起来,日本军队纯属被动挨打,然后才扩大规模的。难怪不少日本中学生长大后,还觉得那场战争是“日中冲突”的结果,而不是日本蓄意发动的侵略。 你要是问为什么课本这么写,得从日本的教育审查制度说起。日本的教科书不是政府直接编的,而是民间出版社负责,文部科学省每年审定。表面上看,这能让内容多样化,但实际上,右翼团体像日本会议这些组织,总能在审查环节插一脚。他们游说议员,提交修改建议,强调要“平衡视角”,结果就是侵略行为被淡化成“武力冲突”。比如在2025年的审定中,这些教材就把日军事前在北平增兵,从年初的2000多人扩到近6000人,这关键事实一笔带过,只说“部队调整”。右翼的逻辑是,承认侵略等于自虐史观,得保护日本的自尊心。文部科学省呢,表面中立,但政治压力大,经常让步。历史上,从1982年的“教科书事件”开始,这种篡改就没停过,现在更甚。年轻日本人从小被这种叙事包围,课上老师讲,课本印,家里父母也附和,渐渐就信了。 日本史学界其实早有定论。卢沟桥事变不是什么不明枪击,而是日军自导自演的把戏。证据多得是,比如日本高级军官今井武夫的回忆录。他当时是驻华日军情报骨干,1964年出的书里直白写道:事变前一个月,东京政界就传开小道消息,说七夕那天华北会出个像1931年柳条湖事件那样的突发事。柳条湖那回,日军炸了自家铁路,嫁祸中国人,借机占东北。今井武夫的记录不是孤例,日本学者纐缬厚也考证过,日军先占丰台车站,逼中方让步,然后借士兵“失踪”围攻宛平城。增兵行动从6月就开始了,部队带重武器进城郊,摆明要找茬。可这些铁证,在初中课本里呢?压根儿没影。右翼团体还把靖国神社游就馆的宣传往教材里渗,那地方的展板上,明明写日军是“自卫反击”,和课本一脉相承。年轻一代没机会接触这些客观研究,就容易被误导。2025年有调查显示,日本青少年中,四成以上不知道卢沟桥事变的准确年份,半数人觉得战争是“双方都有责任”。 这套教育逻辑不光停在历史课,还渗到社会认知里。日本媒体和政客总爱炒“中国威胁论”,比如最近几年,岸田政府反复提“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把台湾地区说成战略缓冲带。台湾地区的防务部也回应过,说这是干涉内政。但在日本年轻人眼里,这和历史课本连起来了:中国军队“先动手”,日本得防备。结果呢,他们对侵华战争的记忆,就剩零星片段,像南京大屠杀在教材里只占半页,还用“事件”代替“屠杀”。对比德国,人家二战后就直面罪行。1970年,勃兰特总理去华沙犹太隔离区纪念碑前,跪下30秒,那一刻全球媒体都炸了锅。德国教科书从不回避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细节,领导人还定期道歉。为什么德日差这么多?德国战后纽伦堡审判清算彻底,纳粹余孽被边缘化,日本呢?战犯多逃过一劫,天皇制保留,右翼势力借机卷土重来。勃兰特那跪,不是表演,是制度性反思,日本却总在回避,搞“受害者意识”,说自己也挨了原子弹。 说实话,日本年轻一代不是天生顽固,他们是被喂了歪版本历史。2025年的一项民间调查,日本大学生中,只有三成知道侵华日军细菌战的细节,像731部队那黑历史,课本里轻描淡写成“防疫研究”。可中国这边,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刚出了新书,收录跨国档案和口述史,证据链条铁板钉钉。日本学者井上久士也承认,国内对侵华战争认知有严重偏差,得靠中日民间交流补课。但右翼不让步,2021年他们就把“慰安妇”描述改成“不恰当表述”,强迫所有教材改。年轻日本人上网刷推特或X,看到右翼账号刷屏“自卫战争”,点赞的居多。接地气点说,这就像从小吃偏饭,长大后嘴刁了,尝正餐还觉得咸。教育是根,改不了根,认知就扭不过来。 当然,日本也有清醒的声音。像大谷猛夫这样的学者,研究二战强征劳工,公开批评政府。但这些声音在主流教育里被挤到边角。相比,德国的反思是国家共识,从学校到议会,全覆盖。日本呢?文部科学省的审查像把筛子,只漏“安全”内容。结果,88年后,卢沟桥桥头的弹孔还在,中国人每年7月7日缅怀先烈,日本年轻人却在课本里读“冲突”。这不光是历史问题,还影响现在的中日关系。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