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的最高规格接待喂了狗啊…… 马克龙呼吁欧盟对华采取最严厉的贸易措施。 这

未央秘史 2025-10-27 11:43:16

前年的最高规格接待喂了狗啊…… 马克龙呼吁欧盟对华采取最严厉的贸易措施。 这只变色龙真是个政治小丑…… 前年那场让世界瞩目的最高规格接待,从豫园茶叙的文化交融到松园会晤的战略沟通,中方拿出的诚意可谓掏心掏肺,可回头看,这份情谊终究是喂了不知感恩的主。 当时马克龙三次访华,两国元首建立的所谓互信和友谊,在利益面前脆得像层窗户纸,如今他摇旗呐喊呼吁欧盟对华采取最严厉贸易措施,活脱脱一副变色龙的模样,说他是政治小丑都算抬举,毕竟小丑尚且有底线,而他的立场只跟着自身利益摇摆。 2024年下半年开始,欧盟的贸易大棒就密集挥向中国,短短五天内就有629家中企被卷入制裁漩涡,钢制履带鞋、无头螺钉被征反倾销税,柑橘类水果遭反倾销审查,豌豆蛋白进口被要求强制注册,连自行车反倾销范围都特意扩到东南亚多国,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就是冲着中国产业链来的。 而这背后,离不开马克龙的推波助澜,他在2025年10月的欧盟峰会上公然放话,要动用包括《反胁迫工具法案》在内的所有贸易工具,应对中国的关键原材料出口管制,可他忘了,中国出台管制新规本就是维护自身资源安全的正当操作,甚至还特意给欧盟企业留了审批便利。 更可笑的是,这套所谓的“核选项”法案,面对美国动辄加征50%关税的施压时,欧盟连屁都不敢放一个,还乖乖签下不平等协议,买美国7500亿美元能源、投6000亿才换得关税下调,如今对着中国却耍起横来,这种欺软怕硬的操作,把政治投机的本质暴露得一览无余。 最让人不齿的是对华电动汽车的制裁,2024年10月底欧盟委员会在没有业界申请的情况下,执意对中国纯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比亚迪、吉利、上汽等企业分别被加征17.0%、18.8%、35.3%的高额税率,美其名曰“保护本土产业”,实则就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 要知道中国电动汽车在欧盟市场的份额,是靠性价比和技术创新拼出来的,欧洲本土车企成本比中国高25%,竞争力不足就玩打压,这种输不起的嘴脸实在难看。 更讽刺的是,大众汽车每月要从中国进口2000吨稀土永磁材料,没这东西旗下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根本转不起来,德国车企在华工厂每年要进口近百万套零部件,制裁中国无疑是给自己断供,难怪德国车企代表在欧盟内部会议上当场反对,可马克龙为了讨好民粹选民、转移国内通胀压力,根本不管这些企业的死活。 马克龙的两面派作风在白兰地关税争端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2024年1月中国对欧盟白兰地展开反倾销调查,同年10月初步裁定征收30.6%至39%的保证金,而中国市场占法国白兰地全球出口额的近四分之一,年均对华出口额高达14亿欧元,涉及1.5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和7万个间接就业岗位。 中方两次延长调查期限给足了缓冲,可法国一边寻求谈判,一边却在推动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上态度强硬,这种“既要中国市场,又要打压中国产业”的双标做法,最终导致2025年5月的中法经贸谈判破裂。 谈判破裂后法国国内压力骤增,白兰地产业从业者走上街头抗议,美国又趁机对欧盟汽车、农产品加征关税,走投无路的马克龙才在7天后主动给中方打电话,口口声声说“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这种先翻脸再求和的操作,跟街头无赖没什么区别。 说到底,欧盟和马克龙的种种行为,印证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他们口中的“战略合作”“互利共赢”,不过是有利可图时的漂亮话,一旦触及自身利益或者受到美国施压,立刻就会露出獠牙。 中欧经济本就高度互补,2025年一季度贸易额仍有1.3万亿元,每分钟就有超1000万元的商品往来,欧盟72%的箱包、51.7%的乘用车还依赖对华出口,中国从欧盟进口的高端装备一季度增长30.4%,双方本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可马克龙之流偏偏要逆流而行,一边依赖中国的稀土、零部件和广阔市场,一边又跟着美国搞对华限制,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最终只会反噬自身。 法国白兰地对华出口已经暴跌60%,不少酒庄想转投其他市场却根本补不上缺口,德国某挖掘机厂商因钢制履带鞋涨价,单台机器成本增加1.2万欧元,只能把部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欧盟内部其实也并非铁板一块,至少14个欧盟国家不愿放弃中国5G设备,德国、法国的企业界强烈反对对华制裁,只有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跟着美国起哄。 马克龙看似强硬的表态,更多是做给国内选民看的政治表演,他心里清楚,真要跟中国“脱钩断链”,欧洲经济只会遭受毁灭性打击。 这种左右逢源的投机行为,不仅消耗了中欧之间的贸易信任,也让法国所谓的“多极世界中的独立一极”沦为笑谈。 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本应基于相互尊重和共赢,可马克龙之流把政治算计凌驾于共同利益之上,反复无常、出尔反尔,这样的盟友,终究不值得真心相待。

0 阅读:0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