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见血啊!奥地利前外长克奈斯尔认为在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等人的带领之下,欧盟正在逐

未央秘史 2025-10-28 12:39:20

一针见血啊!奥地利前外长克奈斯尔认为在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等人的带领之下,欧盟正在逐步演变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军事联盟。 几十年前奥地利加入欧盟时,冲着的是统一市场带来的贸易便利和经济红利,1955年通过宪法确立的永久中立地位,是这个国家从二战分裂中走出来的根基,连美英苏法四国签署的《奥地利国家条约》都明确了其不允许外国驻军的中立原则。 可现在欧盟的一系列操作,让奥地利的中立变得越来越模糊,2025年7月奥地利外长突然提出要讨论放弃中立、加入北约的可能性,不到两个月又紧急改口维持中立,这种反复背后,正是欧盟军事化带来的压力——不跟着走怕被边缘化,跟着走又违背宪法和民众意愿。 要知道奥地利2023年的军费仅占GDP的0.84%,而北约要求成员国军费不低于2%,特朗普甚至喊出5%的目标,一旦真的跟风加入军事阵营,要么削减高福利民生开支,要么增加税收,无论哪种选择都会引发民怨,这也是奥地利最终不敢轻易迈步的关键。 瑞士的清醒更能说明问题,这个坚守了200多年中立原则的国家,至今不愿加入欧盟或北约,核心就是看透了军事捆绑的风险。 2024年4月瑞士最大政党发起全民公投,要取消所有未获联合国授权的单边制裁,本质就是对欧盟裹挟其偏离中立的反抗。 瑞士民众心里跟明镜似的,一旦加入欧盟这个越来越激进的军事化体系,不仅中立身份彻底泡汤,还得把自己的金融安全绑上战车。 要知道瑞士的金融业之所以能成为全球标杆,中立地位是核心背书,一旦卷入地缘冲突和军事对抗,国际资本会迅速撤离,这对依赖金融产业的瑞士来说是致命打击。 所以瑞士宁愿只和欧盟保持有限合作,也坚决不趟这浑水,这种选择恰恰反衬出欧盟现在的路线有多背离初衷。 再看看冯德莱恩主导下的欧盟,近几年的动作完全是把军事放在了优先位置。 2025年10月刚公布的“维护和平——防务备战路线图2030”,一口气推出了“欧洲无人机防御倡议”“防空盾牌”等四个旗舰项目,还要在防空反导、无人机、电子战等九大领域组建“能力联盟”,甚至计划到2027年建立全欧盟的“军事机动区域”,实现部队和装备快速调动,2030年还要统一防务装备市场。 这些规划哪里还有半分经济组织的影子,活脱脱就是在打造一个迷你北约。 更实际的是资金投向,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和成员国已经为乌克兰军事援助花费了约280亿欧元,2024年3月又同意额外提供50亿欧元,这笔钱还是通过改革“欧洲和平基金”筹集的,本质上就是欧盟层面的军事拨款。 可这些钱花出去的时候,欧盟的经济正处在泥潭里——2024年欧盟实际GDP增长率仅为0.9%,欧元区更是只有0.8%,德国作为欧洲经济龙头,2023年GDP还下降了0.5%,通胀率长期维持在高位,失业率也在悄悄上升,2023年德国失业人数比前一年增加了19万。 一边是民生领域的捉襟见肘,一边是军事援助的大手大脚,这种资源错配难怪会引发不满,欧洲民众的感受最直接,能源价格上涨、生活成本增加,可政府却在不断把税收投入到遥远的战场。 奥地利人依赖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一旦跟着欧盟参与军事对抗,不仅能源供应受影响,还得额外掏出巨额军费,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荷兰2023年右翼民粹政党自由党胜选,很大程度上就是选民对主流政党沉迷战争、忽视民生的抗议,所谓的“战争疲劳症”其实就是对欧盟政策的无声反对。 就连欧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匈牙利、斯洛伐克一直反对无限制援乌,德国和法国为了50亿欧元军援基金吵了好几个月,德国想把自己的双边援助算进基金,法国则要求优先采购欧洲武器,这种分歧背后,是各国对欧盟军事化路线的不同看法。 冯德莱恩嘴上喊着“欧洲必须争取独立”,却一边对美国言听计从,一边把欧盟的资源大量投入军事,甚至在2025年10月公开威胁中国,声称要动用所有工具应对稀土出口管制,这种动辄以“手段”“工具”施压的姿态,完全背离了欧盟当初倡导的多边合作精神。 克奈斯尔的质疑绝不是孤例,越来越多的欧洲政客开始看清问题本质。 欧盟成立的初衷是通过经济一体化实现和平与繁荣,让成员国在贸易、投资、民生等领域互利共赢,可现在却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军事对抗上。 奥地利的中立困境、瑞士的坚决拒绝,都是对这种跑偏路线的无声抗议。 欧洲经济本就面临去工业化、竞争力下降的难题,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滞后,此时不集中精力搞经济、促就业,反而热衷于打造军事联盟、支持战争,只会让欧洲民众的生计更加艰难。 欧盟的军事化不仅破坏了奥地利等国的中立地位,还加剧了内部分裂,让原本的经济共同体变成了充满地缘博弈的阵营,这样的趋势继续下去,最终只会让欧洲离繁荣稳定越来越远,也辜负了当初成员国加入欧盟时的那份期待。

0 阅读:0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