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美国本来有机会限制中国,但不得不放弃机会 说起奥巴马这个人,大家第一印

裂谷长河娱乐 2025-10-30 18:53:58

奥巴马:美国本来有机会限制中国,但不得不放弃机会 说起奥巴马这个人,大家第一印象可能是那个会演讲的非洲裔总统,2008年大选时风头正劲。但要聊他和中国那点事儿,得从他上台后的头疼事儿说起。奥巴马自己后来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如果不是2008年那场全球金融危机闹的,他本可以对中国在贸易上施加更大压力,甚至搞贸易战。可现实是,美国当时经济快崩盘了,只能低头找中国借钱买国债,这就把手里的牌全扔了。想想看,本来有机会在关键时刻卡中国脖子,结果自己先喘不过气来,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后悔。 2008年底,中国成了美国国债的最大买家,手里攥着6000多亿美债,很快就破7000亿、8000亿。为什么中国这么干?一方面是稳汇率,出口导向经济需要美元储备;另一方面,美国求爷爷告奶奶要你买,你不买全球经济更乱套。奥巴马政府急需资金稳市场,美联储拍卖国债时,中国央行一出手就是大单子。结果呢,美国经济勉强喘口气,但对中国的施压空间全没了。本来,奥巴马竞选时就放话,说中国不守贸易规则,补贴企业、操纵汇率,抢了美国饭碗。他想通过WTO告状、加关税、限技术出口,来限制中国产业升级。可金融危机一闹,这些招全使不出来了。你想想,美国欠中国这么多钱,人家一甩手减持,美债利率就得飙,美元贬值,通胀上来,失业更严重。奥巴马在白宫开会时,财政部长盖特纳摊开数据表,上面曲线明明白白:中国持债量占美国外债三成以上,这杠杆在中国手里握着。 奥巴马后来在《大西洋月刊》访谈里亲口说,那时候他需要中国和欧洲一起拉动全球增长,重启经济引擎。中国贡献了全球增长的近四成,推出4万亿刺激计划,基建狂飙,出口工厂夜以继日。反观美国,自顾不暇,哪有精力搞对抗?如果没危机,奥巴马可能早就在知识产权、稀土出口上狠咬一口。2010年,中国稀土限供闹得沸沸扬扬,美国企业叫苦连天,本是绝佳机会卡脖子,可奥巴马只能通过WTO慢慢磨,拖到2014年才赢官司。贸易逆差呢?从2009年的2000多亿,到2016年飙到3500亿,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上百万,中国电动车、太阳能板啥的产业全起来了。奥巴马团队内部也吵翻天,商务部想硬刚,国务院怕伤经济,国安会那边还得顾全球稳定。说白了,危机让美国从进攻转防守,错过了在中美博弈中抢先机的窗口。 当然,奥巴马也不是完全没动作。他上台后搞了个“亚太再平衡”战略,2011年在澳洲国会演讲,强调加强盟友合作,海军往西太调兵,空军基地扩建。军事上,美国第七舰队巡航南海,联合军演拉菲律宾、日本下水。这套组合拳,本意是围堵中国扩张,维护海上通道。但执行起来磕磕绊绊。2012年南海仲裁案前,美国表态支持菲律宾,可真打起来,美军舰只绕着走,不敢硬碰。台湾地区那边,美国卖武器照旧,但规模没大到刺激大陆底线,防务部采购F-16升级版,花了上百亿,可实战部署拖拖拉拉。奥巴马知道,军事施压得有经济后盾,可国债这事儿卡着脖子,国会批预算时总有人跳出来说,别惹中国,债主生气了咱们吃亏。 贸易上,奥巴马推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12国签字,特意把中国晾一边,想定新规则,限中国补贴、劳工标准。本来是好棋,可国会党争激烈,劳工工会反对,2016年大选前搁浅了。奥巴马任内对华贸易执法倒是不手软,WTO告了中国11起,赢了7起,涉及轮胎、鸡肉、稀土啥的,罚款上亿。可这些小打小闹,治标不治本。中国经济体量2010年超日本,成世界第二,GDP增速稳在7%以上,美国出口到中国倒增了150%,但逆差更大。奥巴马在书里《应许之地》反思,说中国重商主义政策太狡猾,危机中美国让步太多,现在看是战略失误。经济学家也说,这步棋臭了,中国不光没伤着,还借机升级产业链,从低端组装到高铁、5G全线开花。 美国本有王炸,能压中国一头,结果自己钱包瘪了,求人借高利贷,牌局就变味了。中国没趁火打劫,反而稳稳接盘,帮全球经济止血,自己也赚了实惠。现在中美关系绷紧,南海、台湾海峡军演频频,美国航母群巡航,中国海军护卫舰列阵,军力对比变了样。奥巴马时代,美国军费占全球四成,中国才一成多,可十年过去,中国海军舰艇总数超美,航母下水,潜艇升级。军事上,美国再平衡没完全奏效,日本自卫队扩编,澳洲潜艇协议签了,可中国“一带一路”拉拢东南亚,基建换资源,影响力扩散。台湾地区防务部每年买美械上千亿,可大陆军力现代化提速,导弹覆盖全岛,美军介入风险高企。 说到底,奥巴马的遗憾是典型的战略权衡失误。危机让美国从“中国威胁论”转到“合作优先”,G20峰会拉中国入伙,气候协议巴黎协定中美联手。可长远看,这给了中国喘息空间,产业政策精准,新能源车出口全球第一,光伏占七成份额。

0 阅读:67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