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台湾不是大陆的领土,那么凭什么当年满清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此言一出,估计那些台独分子都不知道作何解释了。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在甲午战争战败后,被迫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当时的条款里写得明明白白,是“永久让与”,不是租借,不是托管。这种割让行为在当时的国际格局下,就是一个战败国被迫放弃主权的表现。 而被割让的前提是什么?那就是台湾原本属于清朝,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否则,日本凭什么要求中国“割让”一个不属于它的地方? 但在当下台湾某些政治力量眼里,却成了不能触碰的禁忌。他们回避这个历史节点,不敢正视当年满清与日本之间的条约,更不愿承认台湾是被战败的中国从手中割出去的。 他们试图通过“台湾地位未定论”来模糊现实,把战后国际局势中对中国主权的明确认定拆解成一盘散沙。这种做法,其实既不负责任,也经不起推敲。 战后,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台湾光复,中华民国政府依法接收台湾,恢复行使主权,这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以及战后相关国际文件中都有明确体现。 尽管这些文件在法律上属于政治声明性质,但它们表明了战胜国对战后秩序的共识。更重要的是,台湾的实际管辖权回到了中国人手中,这一事实持续至今,从未中断。 然而,岛内一些人却不断试图用“联合国2758号决议没有提到台湾”这种断章取义的方式来为“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寻找借口。 问题的关键在于,此决议的核心要义是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一举措明确否定了“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存在的可能性。 它没有特别提到台湾,是因为台湾从来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存在“剥离”的问题。换句话说,台湾的问题从来都不是“是否属于中国”,而是“如何实现国家统一”。 洪秀柱的这句话之所以掷地有声,不仅在于它指出了历史的原点,也在于它回击了当前某些试图用所谓“历史断裂”来制造身份认同混乱的企图。 这种话语一旦成立,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会被人为斩断,国家主权也会被抽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是对现实的危险挑衅。 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并不在于历史,而在于现实的政治环境。在岛内,一些人出于选举利益、外部势力的鼓动,刻意制造“两个国家”的错觉。 他们刻画一个与大陆完全不同的“台湾认同”,试图通过语言、教育、文化的切割,来实现“去中国化”。但历史是无法切割的,现实也不会容许这种分裂行为持续下去。 洪秀柱作为国民党的代表人物,在当前岛内政治风向中敢于说出这番话,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她的表态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现实的针砭。 这种声音在当前舆论场中或许并不主流,但却是最接近事实、最符合国家利益的理性表达。她没有喊口号,也没有情绪化地煽动,而是用一句看似平常的话,点破了一个被长期掩盖的真相。 台湾的未来归属,从来不是由某个政党或一场选举决定的,而是由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书写。无论是在岛内还是大陆,认同中华文化、维护国家统一,才是最大公约数。 历史不会因为你否认它就改变,主权也不会因为你不承认它就消失。洪秀柱的这句话,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别忘了那段被割让的屈辱,也别忘了那片我们始终没有放弃的土地。 素材来源:洪秀柱发声:民进党挑动台湾仇恨大陆 环球网 2025-03-29 17:36

 
								
用户14xxx43
问的好,灵魂之问。[大哭][大哭][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