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深思的话: “司马懿最厉害的就是身体好,曹操死了,他没死,曹操的儿子死了,他没死,曹操的孙子死了,他还是没死。打不过诸葛亮,但把诸葛亮熬死了,最后三国归晋完成一统中国的梦想。人生四句话:活着就是胜利,挣钱只是游戏,健康才是目的,幸福才是真谛。” 我五十五岁那年,在公司年度体检中查出了甲状腺结节。医生轻描淡写地说:“良性,定期复查就行。”我却盯着B超单子出了神,我们部门同时查出问题的三个同事,两个是恶性。 那天晚上,我独自在办公室坐到深夜。落地窗外,城市的灯火像一片不会熄灭的星河。桌面上摊着下个季度的营销方案,电脑右下角不断弹出新邮件通知。 我突然想起二十年前老部长退休时说的话:“职场这场马拉松,拼的不是谁跑得快,是看谁能一直跑。” 老部长姓陈,今年该有八十五了。去年校友会见到他,还能一口气爬上香山。而当年那些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有的心肌梗塞走了,有的抑郁症辞职,还有的在美国带孙子。 我关掉电脑,下楼绕着公司园区慢跑。夜风很凉,跑完三公里,汗把衬衫浸透了,心情却莫名舒畅。 从那天起,我成了全公司最“养生”的异类。 早晨六点起床,先喝一杯温水,然后打半小时太极。七点半到公司,在食堂吃燕麦粥和煮鸡蛋。中午雷打不动午睡二十分钟。晚上绝不应酬,准时回家陪妻子散步。 三年后,老王因肝硬化住院。我去看他,他躺在病床上,脸色蜡黄:“老李,还是你聪明。” 我摇摇头:“不是聪明,是胆小。我爷爷常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青山,就是自己的身体。 四十八岁那年,公司空降了一位副总裁,才三十五岁,海归精英。第一次开会就否了我准备了两个月的方案。 那几年,我成了全公司最好说话的中层。每次被挑战时,我都在心里默念:不生气,不生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五十五岁到六十五岁这十年,我看着公司换了三任CEO,五轮裁员潮。当年嘲笑我“养生”的同事,有的被优化了,有的主动辞职创业,更多的是身体垮了提前病退。 而我,依然每天打太极,吃燕麦粥,午睡二十分钟。 六十五岁生日那天,董事长亲自找我谈话:“老李,集团想成立个顾问委员会,请你来当主任。” 我笑着婉拒了:“我想好好陪陪老伴,她等了我一辈子。” 退休那天,我整理办公室抽屉。最底层放着那份二十五年前的体检报告,纸已经泛黄。我想起查出结节那天的惶恐,想起这些年的晨跑和午睡,想起每一个忍住脾气的瞬间。 忽然明白了,人生真的像司马懿说的:“臣一路走来,没有敌人,只有师长。” 我的“师长”,就是时间。 回到家,妻子在院子里浇花。阳光透过葡萄架,在她银白的头发上跳跃。我把糖火烧递给她,她笑着埋怨:“又买这些甜的。” 但我知道,她心里是甜的。 午睡醒来,我在日记本上写下今天的心得:“活着就是胜利,挣钱只是游戏,健康才是目的,幸福才是真谛。” 这是我六十岁那年悟出来的道理。现在六十八了,体会更深。 就像下棋,不在乎开局多精彩,中盘多激烈,重要的是能笑到最后。 而我这盘棋,还要慢慢下。 孙子兵法:“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活着就是胜利”,重新定义“赢家”。 我们常被“少年得志”“快速成功”的叙事所包围,仿佛不在年轻时做出一番成就就是失败。 司马懿的故事让我们清醒:人生的考场周期极长,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 在职场中,那些初期最耀眼的“明星”可能因透支身体或人际关系而中途退场。 真正的智慧,是保持自己的节奏,确保自己始终“在场”。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和资本。 “挣钱只是游戏”,看透资源的本质。 司马懿在曹操手下隐忍多年,他要的不是一时的权倾朝野,而是最终的江山社稷。 这启示我们,要把追逐金钱和职位视为一场游戏、一个过程,而非人生的终极目的。 游戏就有输有赢,有规则和策略。过于执着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就容易情绪失控、透支身心。 用“游戏”的心态,能让我们更冷静地分析局势,更灵活地调整策略,更重要的是在“输”的时候能够潇洒复盘,保全实力,等待下一局。 你的健康与能力,才是玩好这场游戏的“本金”。 “健康才是目的”,所有战略的基石。 规律作息、坚持锻炼、管理情绪,这些看似“保守”的行为,实则是最高明的进取。它确保你有足够的能量和时间,去兑现你的全部才华。当你拥有别人望尘莫及的健康体魄时,你就已经不战而胜了。 “幸福才是真谛”,超越竞争的终极追求。 人生的终极统一,并非外在的功成名就,而是内心的平和与幸福。赢得这场“持久战”的真正奖励,是你可以从容地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清晨的阳光、家人的笑容、内心的安宁。 这才是超越了所有竞争与游戏的“真谛”。 愿我们都能拥有司马懿般的远见与定力,在这场名为“人生”的漫长战役中,做好自己身心健康的主公,最终赢得属于我们的、真正的“三国归晋”。

用户85xxx95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最后都属于活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