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初步达成贸易协议,德国立即变脸了 中美谈判前,德国外长牛气冲天,对中国傲慢无

宝林谈古论今 2025-10-31 23:52:19

中美初步达成贸易协议,德国立即变脸了 中美谈判前,德国外长牛气冲天,对中国傲慢无礼,还拿台湾说事,没人搭理他,访问中国只好临时推迟。 要说这国际政坛上的态度反转,德国最近这波操作真是把“现实”俩字写得明明白白。中美贸易谈判刚传出初步达成协议的风声,之前还对中国摆足架子的德国立马换了副面孔,那转变速度快得让人咋舌。 中美正式坐下来谈之前,德国外长瓦德富尔的气焰可不是一般的盛。这位来自默茨所在基民盟的外长,先是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拿台湾问题说事儿,声称德国会“自行决定”一中政策的具体实施,话里话外透着股不把中国核心利益放眼里的傲慢。 这还不算完,他早前在访问日本时连续四天指责中国“威胁亚洲安全”,甚至呼吁日德联手对抗中俄,嘴上的硬气劲儿简直要溢出来。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带着这份“强硬”来华谈判,毕竟稀土、半导体这些中德之间的敏感议题早就摆上了台面。可没想到,临出发前两天,瓦德富尔突然按下了访华暂停键,给出的理由竟是“中方仅能安排与王毅外长的一场会晤”,言外之意是嫌接待规格不够高。 这操作在外交圈里简直少见,哪有外长访华还挑三拣四要更高规格接待的道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就是仗着中美谈判正酣,想摆摆谱压中国一头。 但中国压根没吃这一套。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直接亮明态度,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没有任何“自定义”的空间,话里的分量足够让对方掂量。更有意思的是,瓦德富尔原定的访华团里,德国工业界代表集体缺席,这明摆着是企业界对他这套政治作秀不买账,算是给了他一记无声的耳光。 德国内部先炸了锅。社民党外交事务发言人阿赫梅托维奇直接开骂,说这种临阵取消行程的做法发出了“不良信号”,在全球局势紧张的时候断了和中国的直接对话,简直太不专业。 英国《金融时报》更狠,直接称之为“默茨政府的超级外交灾难”,毕竟德国经济已经停滞三年,默茨本来还指望通过对华合作重振经济,这下全被瓦德富尔搅了局。 就在瓦德富尔还在为自己的“强硬”撑场面的时候,中美初步达成贸易协议的消息传了出来。这消息像一盆冷水,直接浇灭了德国之前的嚣张气焰。 没等多久,德国外交部就改了口风,瓦德富尔本人也赶紧出来说,访华只是推迟不是取消,会尽快重新安排行程。那股子之前的傲慢劲儿荡然无存,变脸速度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 这前后反差的背后,说白了全是利益在作祟。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早就说明了一切,2025年前8个月,中国重新超越美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两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634亿欧元,比美德贸易额多出整整6亿欧元。 要知道,德国制造业的命脉就系在国际贸易上,美国之前加征关税已经让德国对美出口受阻,要是再把中国这个大市场得罪了,德国工业根本扛不住。 更现实的是,中美达成协议后,欧洲在全球经贸格局里的位置瞬间变得尴尬。之前欧盟还跟着美国的调子喊“对华去风险”,冯德莱恩甚至威胁要用“所有选项”施压,瓦德富尔推迟访华也是想跟着凑这个热闹。 可中美一旦休战,欧洲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孤家寡人,之前的强硬姿态不仅没用,反而可能错失和中国合作的机会。尤其是稀土这种德国高科技产业离不开的资源,中国的出口管控直接掐住了他们的脖子,这时候再端着架子,纯属跟自己的经济过不去。 德国内部的矛盾也早藏不住了。瓦德富尔所在的基民盟上台后,总想在对华政策上摆强硬姿态,可社民党和企业界看得明白,务实合作才是正道。 之前基民盟副主席施潘访华时还说着“中国是最重要贸易伙伴”,转头瓦德富尔就搞这出,本质上就是党内政治斗争扯了外交的后腿。现在中美关系缓和,基民盟再硬扛下去,不仅会被社民党攻击,还得承受企业界的压力,只能赶紧转舵。 中国这边的淡定也给了德国不小的压力。面对瓦德富尔的挑衅和行程变动,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中德关系,没有跟着情绪化,这种底气让德国意识到,想靠施压逼中国让步根本行不通。尤其是看到中美能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德国更清楚,再抱着对抗心态只会把自己排除在利益圈外。 说到底,德国这波变脸根本不是什么意外。在国际政治里,实力和利益永远是硬道理。中美贸易协议的达成,让德国看清了当前的格局,也摸透了自己的位置。 之前的傲慢不过是仗着中美博弈想捞好处,一旦局势明朗,务实派的声音立刻压过了政治作秀。毕竟对德国来说,保住和中国的经贸合作,比跟着美国喊口号实在多了。这前后的反差,与其说是变脸,不如说是终于回到了现实。

0 阅读:108

评论列表

秋桐家的易客

秋桐家的易客

1
2025-11-01 03:10

历史上我们是占过他们的房子还是抢过他们的媳妇?

猜你喜欢

宝林谈古论今

宝林谈古论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