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4年维权终胜诉:这3个信号,砸醒了2亿网暴参与者 2025年11月1日

小郎视频 2025-11-03 10:33:03

大衣哥4年维权终胜诉:这3个信号,砸醒了2亿网暴参与者 2025年11月1日,徐州经开区法院的法槌落下,网暴大衣哥朱之文四年的孙某因侮辱罪、诽谤罪获刑六个月 。走出法院的大衣哥长舒一口气,这口气里藏着1460天的隐忍与煎熬。这场横跨四年的胜诉,绝非个人恩怨的了结,更像一记重锤,向网络空间传递出三个振聋发聩的信号。 信号一:屏幕从非法外之地,键盘作恶必担刑责 孙某或许从未想过,自己发布的近千条视频会换来牢狱之灾。她将大衣哥的头像P上囚服、编造“出轨骗钱”谣言,连襁褓中的孙子都不放过,其中29条视频播放量超5000次,最高达21万次 。更嚣张的是,平台多次封禁账号,她解封即发,笃定“网上说话不用负责”。 但法律给出了明确答案: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侮辱罪和诽谤罪,数罪并罚判处实刑六个月。这不是个例,此前大衣哥起诉AI换脸造谣者,对方同样获刑六个月并赔偿8.5万元,成为山东首例AI造谣入刑案 。判决书早已写明:“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鼠标敲击的每句话都要担责”。 信号二:公众人物无“被骚扰特权”,隐私边界不容践踏 走红14年,大衣哥的老家成了“流量猎场”:拍客深夜敲门、粉丝踹门寻衅,有人甚至用无人机航拍他洗澡,将农家小院变成“楚门的世界”。更荒诞的是,村民将他视为“人形ATM”,借钱不还反骂“你不差钱”,靠拍摄他的日常月入数万。 这场胜诉撕开了“流量寄生”的遮羞布:即便身为公众人物,喂鸡种地的日常、家人的生活安宁仍受法律保护。法院的判决明确了边界——公众人物的“公开性”不等于“无隐私”,任何以“蹭热度”为名的骚扰、偷拍、造谣,都是对他人权利的侵犯。正如大衣哥所言:“我起诉不是耍特权,是普通人的自保” 。 信号三:隐忍换不来安宁,维权才是最硬底气 从2020年遭遇网暴到2023年决心起诉,大衣哥的隐忍持续了三年。他不解“素不相识的人为何要害我”,直到看到自己被P成跪地磕头的形象,才终于放弃退让 。取证时的奔波、庭审中的坚持,让这场维权耗时八个多月,但他从未动摇,即便对方当庭认罪道歉,他仍坚持要法律给个说法。 这份坚持换来了看得见的改变:胜诉后,朱楼村围堵的直播支架消失了,他终于能安心种地喂鸡,甚至敢独自去村口买烟 。这给所有网暴受害者上了一课:面对恶意,沉默是纵容,调解是妥协,唯有拿起法律武器,才能守住尊严的底线。正如律师所言:“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只有让网暴者付出代价,才能遏制恶行”。 如今的大衣哥,依旧蹲在田埂上抽烟,拍鸡下蛋、麦子抽穗的短视频。他的胜诉证明:流量终会退潮,但法律的正义永不缺席。当每个被网暴者都敢像他这样“不惹事但不怕事”,网络空间才会真正清朗。

0 阅读:20
小郎视频

小郎视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