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国人之所料,中方刚答应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美国贸易代表就通告全球,

史之春 2025-11-04 18:51:24

果然不出国人之所料,中方刚答应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美国贸易代表就通告全球,宣布要继续针对中国的301调查。   要弄明白美国这波操作,得先搞清楚“301调查”到底是个啥玩意儿。说白了,这就是美国自己立的一个规矩,依据他们1974年的贸易法搞出来的,相当于给自己手里攥了个“特权棒”——只要觉得别的国家贸易做法“不公平”,损害了美国商家的利益,就能随时拿这根棒子敲人,调查完还能随便加关税、限制进口,本质上就是单边制裁的工具。以前这招就用来对付过日本,把人家经济都搅得动荡过,现在又拿来对着咱们用了。   那美国收了大豆好处,为啥还要接着调查?根本不是大豆这点事儿能满足的。咱们答应买1200万吨大豆,其实是中美谈判里的一个让步,不光大豆,还暂停了稀土出口管制,连半导体领域都帮着恢复了一些工厂的活动。   可美国这边,贪心从来没个够,农产品出口只是他们的小目标,真正盯着的是咱们发展得越来越快的高科技和制造业。你看这次301调查,早就不是泛泛地挑错了,专门盯着海事、造船、电动汽车这些咱们能跟他们掰手腕的领域,之前甚至给中国电动汽车加了一倍的关税,半导体关税也涨了五成,摆明了就是不想让咱们的产业往上走。   这里面还有美国国内的小算盘。他们一直喊着要让制造业回流本国,想多创造点工作岗位,可实际情况根本不是那回事。就说2025年7月份,美国工厂一下子就丢了一万一千个岗位,从4月份算起总共丢了三万七千个。   这时候国内的制造业老板们肯定着急,一个劲给政府施压。美国贸易代表接着搞301调查,既能对外摆出“保护本国产业”的样子,又能把国内就业不好的锅甩给“中国竞争”,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如意算盘。毕竟对美国政客来说,讨好国内的大企业和选民,比讲国际贸易信用重要多了。   更关键的是,这是美国谈判的老套路——“边拿好处边施压”。他们摸准了咱们愿意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态度,觉得收了大豆采购的实惠,再用301调查加码,能逼着咱们让更多步。你想啊,要是光拿了农产品好处就停手,接下来谈知识产权、市场准入这些更核心的议题,美国就没了要挟的筹码。   之前中美谈判好几次了,关税降了又升,豁免期延了又续,美国每次都这样,给点小甜头又马上挥大棒,就是想让咱们在谈判桌上一直处于被动。他们心里清楚,301调查哪怕不真的立刻加税,光是“继续调查”这四个字,就能给市场和谈判桌都带来压力。   还有个深层原因,就是美国怕咱们在关键产业上超过他们。这些年咱们的造船业、新能源汽车做得越来越强,在全球市场都抢了不少份额,美国眼看自己的优势地位要保不住了,就想靠301调查这种歪招搞遏制。比如他们专门给中国的船舶收特别港口费,就是想提高咱们造船企业的成本,让咱们在国际上卖得贵、没竞争力。这种做法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公平贸易”,就是赤裸裸的打压,怕咱们在产业链上爬得太高,抢了他们的话语权。   再说了,美国这招也是在试探咱们的底线。要是他们一施压咱们就退让,接下来肯定会得寸进尺,今天要在半导体上让步,明天就敢在新能源上提要求。可他们没料到,咱们现在也不吃“只谈不让”那一套了,之前美国刚加关税,咱们就对两家美国芯片企业启动了反垄断调查,还反过来给美国船舶收特别费用,这就是明确告诉他们:想拿大棒吓人,没门。   所以美国继续301调查的打算其实很明白:一方面,想靠着这招从咱们这儿榨取更多利益,不光要农产品的出口市场,还要在高科技、制造业上保持绝对优势;另一方面,也是做给国内看,讨好那些大企业和选民,转移经济不好的矛盾;最后还想靠施压试探咱们的底线,维持他们在国际贸易里的霸道地位。说白了,就是既想占便宜,又想当老大,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可这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套路,次数多了大家也都看明白了。贸易合作讲究的是互相尊重,光靠威胁和制裁,根本走不长远。咱们愿意买大豆是出于合作的诚意,但也绝不会怕他们的调查施压,毕竟现在的中国早不是能随便拿捏的了。

0 阅读:37

评论列表

想名字

想名字

1
2025-11-04 21:35

熊猫:买1200万吨?我没说现在,明年再看看吧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