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李显龙带偏了!印度经济想赶超中国?这几个短板是绕不过去的坎 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最近又发表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说印度凭借年轻的人口优势,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有可能超过中国。 这话听起来很振奋人心,但只要稍微深入分析一下印度的实际情况,就会发现这更像是一种“捧杀”,背后藏着新加坡想拉拢印度制衡中国的地缘算计。 从表面看,印度确实有亮点:14亿多人口,比中国年轻不少,GDP也突破了4万亿美元,增速预计能达到6.5%。 但光鲜数据背后,是几个绕不过去的硬伤: • 人口红利变人口负担:虽然人多且年轻,但印度劳动参与率只有40.8%,比中国低了近26个百分点。更严重的是,成年人文盲率高达24%,女性劳动参与率更是低至22.5%,等于主动放弃了近一半的人口潜力。 • 产业空心化严重:制造业占比不升反降,已经跌到了13%。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每年1200万的就业缺口,让“人口红利”成了一句空话。 相比之下,中国用几十年时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识字率高达96.4%,制造业占全球30%,产业链完整。印度要解决政策摇摆、基建落后、社会分裂等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所以,李显龙的话听听就好,更像是一种政治表态,而非客观的经济预测。印度想真正赶超中国,这些硬伤是必须迈过去的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