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条新闻,后背直发凉。美国交通部长居然公开说,如果情况再没有好转,他们可能被迫关闭整个美国的领空。你没听错,不是某个机场,不是某条航线,是整个美国的天上,不许飞飞机了。 这事儿得从美国那场创纪录的政府停摆说起。截至 11 月 5 日,联邦政府停摆已经迈入第 36 天,正式打破了 2018 年底特朗普任内创下的 35 天纪录,成了美国历史上最漫长的政府关门事件。 根源就在两党围绕拨款法案的僵持,参议院第 14 次否决众议院的提案,医保福利等核心议题谈不拢,直接导致联邦政府彻底资金断流,而航空系统成了被最先击垮的关键领域。 航空安全的核心命脉 —— 空中交通管制员,正处在崩溃边缘。停摆前美国空管人员缺口就有 3000 人,不少人早就被迫超时工作。 停摆开始后,约 1.3 万名空管和 5 万名运输安全管理局员工直接成了无薪劳动力,10 月 28 日的发薪日没拿到钱,11 月 11 日的薪资更是没着落。 没人愿意白干活,请假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全美超 35 处空管设施告急,纽约地区的人员缺口甚至接近 90%,相当于一个大型枢纽的空管系统快没人值守了。 航班混乱早就从局部扩散到全国。10 月 31 日那天,全美超过 5600 架次航班延误、500 架次取消,纽约拉瓜迪亚机场半数航班晚点,12% 直接取消。 到了 11 月初,单日延误最高冲到 5800 架次,累计有超 320 万名旅客的出行计划被打乱,有人拖着行李箱在机场等了三小时,最后被告知航班取消,只能重新规划行程。 更糟的是,交通部长达菲 11 月 5 日已经宣布,11 月 7 日起要削减全美 40 座繁忙机场 10% 的运力,联合航空、达美航空已经提前取消了数百趟航班,光是联合航空一天就取消约 200 趟,占当天计划的 4%。 关闭领空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达菲在 11 月 3 日的采访中说得很明确:“如果觉得停摆导致不安全,我们将关闭整个空域,不会让人们出行。 ” 他坦言现在只是严重延误,但风险在持续累积。要知道美国空域承载着全球近四分之一的航空运输量,一旦全面关闭,国际航线网络会瞬间停滞,国内的物流、商务出行更是全面瘫痪。 更要命的是,11 月下旬感恩节出行季就要到了,到时候客流量会大幅攀升,副总统万斯都直言,若僵局不解,航空系统可能迎来 “灾难性后果”。 这场危机背后是实打实的经济损失。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停摆每持续两周,美国经济就损失 35 亿美元,要是延续到 8 周,损失会高达 140 亿美元,四季度 GDP 增速可能下降 1 至 2 个百分点。 市场恐慌情绪已经显现,11 月 4 日英伟达股价跌超 3%,市值一夜蒸发约 1.4 万亿元人民币,科技七巨头总市值单日合计蒸发超 3.2 万亿元。而航空业的动荡还在蔓延,多家航司已经免除旅客改期手续费,但收入锐减、运营成本增加的压力,早让行业巨头们焦头烂额。 现在的美国航空系统就像在走钢丝,空管人员的疲惫与流失不断拉低安全底线,联邦航空局在声明里急呼 “停摆必须结束”,可两党的博弈还在继续。 达菲的警告既是对安全风险的预警,也是想倒逼国会尽快达成共识。毕竟关闭整个领空这种极端措施,一旦实施,不仅会让美国陷入前所未有的出行困境,更会动摇全球对美国基础设施稳定性的信任。 信息来源:美国政府 “停摆” 破记录!全国空域将要关闭,民众出行自由被剥夺_网易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