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于2025年11月5日宣布,11月10日才正式生效。在未来一年内将继续暂

文史啊旺 2025-11-07 18:56:55

东方大国于2025年11月5日宣布,11月10日才正式生效。在未来一年内将继续暂停对美国商品24%的加征关税,同时保留10%的加征关税税率。 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松了口气,毕竟中美贸易这几年折腾得够呛,大家都盼着有点喘息的空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公告来得挺及时,11月5日公布,10日正式落地,针对美国进口商品那部分额外24%的关税,先缓一年,底下的10%税率不动。这不是空手套白狼的让步,而是有板有眼的安排,留着底线,也给企业一个缓冲期。想想看,贸易战打到现在,谁都不想再添乱,尤其是年底经济数据刚出炉的时候。 回过头说,这事儿得从今年5月的日内瓦会晤说起。那时候中美双方坐下来聊关税问题,初步敲定暂停部分加征的部分,这次公告就是把那时候的口头共识拉长到一年。为什么这么做?说白了,就是给产业链留条活路。美国那边之前对咱们不少商品加征关税,最高堆到145%,结果呢?自家老百姓一年多掏2000美元,普通家庭的购物车里多出不少冤枉钱。军工那边更别提,F-35战机的生产节奏都慢下来了,供应链卡壳,成本直线上窜。咱们的反制措施也没含糊,稀土出口管得死死的,正好戳到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软肋。稀土这东西,不是说有钱就能随便买的,得看供应方愿不愿意松口。 再说国内企业,这两年因为关税升级,国航和南航直接叫停了接收波音飞机,十几架该交付的订单全卡在那儿。想想那些飞机,本来该在天上飞,现在只能在仓库里吃灰。公告一出,市场立马有反应,A股和港股的跨境电商、物流股集体拉升,好几家企业盘中涨超5%。这不是瞎炒,投资者一看就知道,这波政策稳住了预期,企业能喘口气,供应链能动起来。嘉吉公司那边,美国农产品出口商乐坏了,终于能把粮食往这边卖了,运费和关税一算,成本降了不少。特斯拉的Model 3在美国本土定价,说不定能便宜个3000美元左右,消费者买车时荷包能轻松点。 当然,保留10%的加征关税这点特别关键。这不是随便留的尾巴,而是实打实的筹码。告诉美国,别以为缓了缓就能全盘抹平,核心问题比如技术转让、知识产权这些,没谈拢前,门槛照旧摆着。摩根士丹利那帮分析师算了笔账,这么一调整,2026年全球经济能多增0.3个百分点。听起来不多,但对大宗商品和制造业来说,这就是雪中送炭,稳住了投资信心。咱们这边的意图也很清楚,不硬扛到底,也不软趴趴让步,跟着“一带一路”找新伙伴,分散风险,贸易版图越铺越大。 美国那边呢?中期选举在即,政客们忙着拉票,内部撕扯得厉害。芬太尼管制、出口限制这些老话题,又得翻出来炒。谈判桌上,不会一帆风顺,美方可能会在这些点上卡壳,想用政治牌换经济让步。但咱们早不是从前那副只能挨打的模样了,敢顶回去,也知道合作的好处。这次关税暂停,就是大国风范的体现,主动权捏在手里,用理智的办法给双方留条路。 从更广的视角看,这公告不光是中美双边的事儿,还牵动全球供应链。想想那些跨国公司,苹果、耐克这些巨头,生产线一半在这边,一半在那边,关税一变,利润表就得重算。暂停24%这步棋,走得稳当,既照顾了国内中小企业,又没让外资觉得不靠谱。稀土管制继续执行,仓库里的货不会乱流,产业链上游稳了,下游的芯片、电动车组装才能跟上节奏。航空业也一样,波音订单解冻后,国航的机队更新能提速,乘客明年坐飞机时,座位选择多点,票价说不定还能压一压。 市场反馈这么积极,也说明企业对政策的敏感度高。跨境电商平台上,卖家们已经在盘算怎么调整库存,美国进口的电子产品、服装啥的,成本降了,定价空间大了。物流公司忙活起来,集装箱从港口滚滚而出,海运费率稳住不涨。反观美国农场主,玉米、大豆的库存压力小了,期货市场一热,价格小幅回弹。特斯拉的销量数据,下季度报告里估计得亮眼,Model 3的性价比一提升,竞争对手得加把劲儿。 长远来说,这一年缓冲期是关键窗口。中美得抓住机会,把日内瓦的初步共识落到实处。别光盯着关税数字,还得聊聊服务贸易、金融开放这些深水区。咱们这边推动“一带一路”合作,东南亚、非洲的伙伴越来越多,贸易额去年就破纪录,今年估计还得加码。这不光是数字游戏,更是实打实的就业和民生事儿。国内工厂工人加班少点,工资袋子鼓点;美国消费者买东西实惠点,通胀压力小点,大家日子都好过。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