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月,一代伟人毛主席与世长辞,然而在哀悼声中,却有一个国家,不只对于毛主席的逝世,不闻不问,反而趁此机会威胁中国。这是哪个国家,它的下场又是如何? 毛泽东出生于1893年12月26日,在湖南湘潭长大,早年投身革命,参与新民学会活动。他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推动土地革命。长征中,他率队到达陕北。抗日战争时期,他指挥部队开辟根据地,提出游击战策略。解放战争阶段,他指导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最终取得全国胜利。1949年,他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担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后,他继续领导国家,推动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 1976年9月9日,他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周恩来出生于1898年3月5日,江苏淮安人,早年留学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组织南昌起义,担任红军政治委员,参与长征。抗日战争中,他在重庆从事统战工作。解放战争期间,他协助指挥淮海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出任国务院总理,主持外交事务,访问多个国家,促进中外关系。 1976年1月8日,他在北京逝世。朱德出生于1886年12月1日,四川仪陇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留学德国。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建立井冈山根据地。他指挥红军反围剿战斗,率队长征。抗日战争中,他担任八路军总司令,领导华北抗日根据地建设。解放战争期间,他指挥上党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参与国防建设。1976年7月6日,他在北京逝世。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唐山发生7.6级地震,持续23秒,震中在河北省唐山市。建筑物大面积倒塌,桥梁断裂,铁路扭曲。震后,救援队伍赶赴现场,使用铲车和起重机清理废墟。煤矿工人从地下通道爬出,部分矿井进水。地震波及北京、天津,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灾区设立临时帐篷,提供医疗和食物供应。这一年,中国连续失去三位领袖,加上自然灾害,让全国上下都感到沉重压力。 毛泽东逝世消息于1976年9月9日下午4时通过广播传出,全世界迅速做出反应。各国驻华使馆门前,外交官们排队进入,签名吊唁簿,向遗像鞠躬致敬。第三世界国家民众走上街头,高举画像游行,呼喊口号表达敬意。53个国家降下半旗,建筑物上旗帜缓缓下落至中杆位置。105位领导人抵达中国使馆,递交唁电,握手慰问工作人员。美国总统福特通过声明赞扬毛泽东的影响超出国界。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在讲话中评价毛泽东的勇气激励后人。日本首相三木武夫在使馆前停留,书写哀悼词。澳大利亚总理弗雷泽称中国发展为永久纪念碑。联合国大会主席公开称毛泽东为时代英雄。 123个国家发来唁电,信件堆积在北京外交部办公室。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组织悼念活动,人们在广场聚集,点燃蜡烛默哀。苏联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在莫斯科,苏联领导层召开会议,讨论回应方式,最终选择回避。苏联媒体《消息报》仅刊登几行简短文字,编辑快速校对后印发。《真理报》发表文章,记者在打字机上敲击内容,强调如果中国不和解,苏联将采取不可逆转决定,形成威胁意味。这种表现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比鲜明。中苏关系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开始恶化,赫鲁晓夫在会上否定斯大林,引发意识形态分歧。苏联推行和平共处政策,中国视之为背叛革命。60年代,关系进一步紧张。 1969年,中苏边境发生武装冲突,士兵在乌苏里江上对峙,开火交战,珍宝岛事件导致双方伤亡。苏联在中国周边部署百万军队,坦克和导弹运抵远东地区,指向中国方向。核武器放置在阵地,士兵进行演习。苏联扶持越南,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越南军队使用苏联装备在印度支那推进,尤其在1970年代支持越南统一和扩张。苏联拉拢印度,1962年边境争端中支持印度,1971年签订印苏友好条约,外交官在德里握手签署文件,具有准军事同盟性质。这一系列举动旨在遏制中国影响力。苏联采取强权手段,维持超级大国地位,抛弃社会主义阵营情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