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英国芯片业被掏空?外媒揭露中企超绝3部曲,收购只是第一步!11月5日台媒报道,中企控股的英国半导体巨头官宣停产关键高压芯片,并且媒体爆出了一个猛料:Dynex在中国东部开启了第三条生产线!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早在拿下 Dynex 控制权时,外界还以为这只是中企海外抄底的常规操作。毕竟英国芯片业这些年的窘境有目共睹,别说高端制程,就连维持基础产能都费劲。根据行业数据,英国半导体人才正以惊人速度流失,整个行业面临百万级的人才缺口,政府那点可怜的 10 亿英镑扶持资金,连建一座像样的晶圆厂都不够。 中企的第一步就是精准 “接盘”。像 Dynex 这类掌握特定领域技术的企业,在英国本土早已陷入经营困境,要么缺乏升级资金,要么找不到稳定市场。中企接手后并没有立刻大刀阔斧改革,反而先注入资金帮企业还清债务,维持原有生产规模,甚至还保留了当地的核心研发团队,这让英国政府一度放松了警惕。 紧接着第二步 “技术平移” 才是关键。在维持英国工厂运转的同时,中企开始逐步将核心技术和生产流程向国内转移。高压芯片的生产工艺、设备调试经验、供应链管理体系,都通过技术合作、人员交流等方式慢慢落地中国。这一步走得极其隐蔽,等英国察觉时,国内生产线已经具备了量产能力。 现在启动的第三步 “全面升级”,彻底拉开了差距。Dynex 在中国东部的新生产线不仅产能是英国工厂的三倍,还融入了更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质量管控系统。反观英国工厂,在完成技术转移后,自然失去了存在的核心价值,停产也就成了必然结果。这种 “先保后转、以转促升” 的思路,把商业布局玩得明明白白。 其实这并非个例,之前闻泰科技收购英国纽波特晶圆厂也走过类似路径。那家英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厂原本负债累累,中企接手后帮它扭亏为盈,可刚还清债务,英国就以 “国家安全” 为由逼中企撤资。没想到中企早有准备,关键技术和客户资源早已完成梳理,撤资反而成了及时止损。 英国芯片业的 “空心化” 说到底是自己作的。一方面跟着美国搞技术封锁,把中国这个最大市场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又拿不出真金白银扶持本土产业,人才流失、设备老化的问题越积越重。中企不过是抓住了这个机会,用市场化手段完成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外媒现在才看懂,中企的目标从来不是 “掏空” 英国技术,而是通过全球布局实现技术的再升级。英国工厂停产不是终点,中国生产线的投产才是新起点。这种既遵守商业规则,又能实现自身发展的操作,远比简单的技术掠夺高明得多。 更值得深思的是,当英国还在纠结 “技术泄露” 时,中国已经在高压芯片、化合物半导体等领域形成了完整产业链。2020 年中国 SiC、GaN 电力电子产值就同比增长 54%,这样的发展速度,根本不是靠 “抄作业” 能实现的。 现在 Dynex 的第三条生产线已经开始试产,据说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会返销欧洲。不知道英国看着曾经的本土巨头在中国焕发新生,心里会是什么滋味。或许他们终会明白,在全球化时代,与其搞封锁对抗,不如好好合作共赢,毕竟把技术束之高阁,才是真的浪费。
